熟知ABC,會算奧數題,卻對身邊的變化渾然不知——上海浦東正在對這樣片面的基礎教育說“不”。
2月22日,上海中小學開學第一天。中午12點15分,在上海實驗學校東校,一場特殊的“浦東開學第一課”啟動:《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看浦東開發開放30年 不忘初心 永遠奮斗》。
讓更多孩子知道浦東的過去與今天,激發他們繼續奮斗,這是開學第一課的目的。這一天,浦東新區340多所中小學約35萬學生體驗了“浦東開學第一課”。
學生們對開學第一課充滿興趣。劉思弘攝
零距離感受習爺爺的關心關懷,“爛泥渡路”前感受巨變
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浦東展覽館,參觀了“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主題展”。總書記離開展館時,鼓勵年輕一代也應該多了解這段歷史。剛剛過去的30年,浦東開發開放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未來30年,浦東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將落在現在的孩子們肩上。
為踐行總書記囑托,讓更多青少年了解浦東改革開放歷程,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團區委出品,浦東融媒體中心拍攝制作了“浦東開學第一課”。
這堂“浦東開學第一課”,是結合重大題材、採取真人秀方式錄制的本土特色開學首課,希望全區中小學生從中了解浦東奇跡,感悟浦東巨變,更深切地懂得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
學生正通過視頻上“浦東開學第一課”。劉思弘攝
節目中,13位學生代表沿著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的參觀線路,由浦東融媒體中心主持人、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主題展講解員王韻正引導,深度體驗參觀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主題展。一段段習爺爺對上海浦東工作的指示批示,一幀幀習爺爺視察上海浦東的珍貴視頻,一個個習爺爺與上海浦東的小故事,再現了習爺爺對浦東工作和浦東群眾的深切關懷和深厚情誼。
王韻正在生動講述中回憶道:在參觀中,習爺爺兩次提到了“爛泥渡路”。這條路搖身一變,已成為陸家嘴標志性道路“銀城中路”。一條路翻天覆地的變化,再一次証明了: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歷程,走的是一條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條面向世界、擴大開放之路,是一條打破常規、創新突破之路。
開發開放30年的浦東,形成了敢跟全球頂級水平對話的志氣、強烈渴望建功立業的心氣、艱苦奮斗忘我工作的朝氣——“三股氣”闡釋了浦東精氣神的實質內涵。節目把這“三股氣”具體化、形象化,以真人秀方式展現,在開學第一天,把改革、開放、創新的浦東基因、浦東特質深深注入青少年的思想深處。“少年強則國強,浦東青少年深入了解浦東改革開放史,才能把改革開放的接力棒接穩、傳好。”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一位負責人說。
奮斗者講奮斗史,讓歷史生動起來,百變教室讓課堂穿越起來
本次課堂邀請了數位浦東開發開放早期親歷者,講述了當時的故事。
首任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公司總經理王安德,為同學們“揭秘”中國人民銀行入駐浦東的大量細節。為了祝賀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入駐陸家嘴,浦東領導送去了一頭大活羊,寓意它是金融機構“領頭羊”。“一頭白白的小白羊,洗得干干淨淨,披上紅綢帶 然后抱著他,送給了我們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行長”。
上海交通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陳高宏,回憶了開發開放之初“難以想象的困難”:“當時辦公條件很緊張,有時兩個人共用一張辦公桌。有的同事加班晚了,沒趕上回家的輪渡,常常在辦公室打地鋪睡覺”。
浦東新區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姚建良來了!從1990年浦東宣布開發開放至今,他一直在用鏡頭完整記錄浦東巨變。他向同學們講述了照片中的浦東“成長史”。
這次節目採取空間交織的方式,讓展覽內容和實地真景交替呈現、互補互釋。室內、室外閃回,歷史、現實穿越,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在講到1862時尚藝術中心時,講解員李培帶著同學們實地探尋1862年建造的上海祥生船廠,如何華麗變身為時尚藝術中心的奧秘。一條條生鏽的管道,一根根風化的混凝土柱子,仿佛讓同學們瞬間在159年間來回穿越。講到小陸家嘴今昔時,一條逼真的弄堂置景,還原今日陸家嘴金融城30年前的樣貌:竹編藤椅、木質馬桶、蜂窩煤球、水泥水槽勾勒了時代印記,居民家的外衣、睡褲、滿溢著當時的生活氣息。
教學形式活潑有趣,綜藝范兒十足。在感受浦東“六大硬核”產業時,設置了問題互動、知識加油站等欄目。“2020年浦東GDP是13207億元,而1990年的時候,浦東的GDP大約是60億元。提問:浦東在30年大概增長了多少倍?”現場一位“數學小天才”迅速給出比較精准的答案:220倍!“長江1000發動機,這台發動機它是屬於藍天夢還是屬於未來車?”同學們開動腦筋、互動參與,選擇了藍天夢!“正確!”主持人說。
第三代最新的c919的模擬駕駛艙,首次走入公眾眼帘,一部分同學進入模擬艙,難得地體驗了一把駕駛飛機、遨游天空的樂趣。
防疫“功臣”鈦米機器人來到課堂,露了一手在隔離病房運送物資、消毒殺菌、日常體檢的“絕活兒”。而來自張江科學城的小浦機器人“亂入”,同學們與它興奮互動,小浦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讓大家驚嘆不已。
“第一課”神器頻現,上海光源、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等十大科學設施,以及由361個智能編程的機器人組成的浮球矩陣,C919、ARJ21等模型一一亮相,同學們大呼過癮。
上海實驗學校東校開學第一天。謝衛群攝
“突然覺得做浦東人好自豪“”為什麼浦東發展這麼快,值得思考“
“浦東開學第一課”時間不長,隻用了課間20多分鐘,孩子們看了卻很觸動。
“第一課,很震撼!片子一開頭,浦東陸家嘴還相貌平平,很快,一幢幢高樓崛起,陸家嘴成為上海的標志,不可思議!”初二七班牟諾然說。
初一八班俞皓雅2008年出生,她說,“我是土生土長的浦東人,看見浦東的變化,非常自豪於我能在這裡長大。”她說,爛泥渡路的前后對比,太觸目了,“我要成為為浦東作新貢獻的人。”
浦東開學第一課講解員李培說,制作節目時,有個參觀展覽的學生問他:為什麼浦東會有這麼大的變化?“這說明,這樣的史學教育,促動學生開始思考”。
九年級5班王熙政說, 450多米的東方明珠電視塔僅4年修建就投入使用﹔600多米的上海中心也隻用7年半就投入使用,體現了從開拓者到建設者世代傳承的浦東精神。
六年級5班呂秋實說:我生在浦東,長在浦東。浦東的傳奇仍在繼續,我們要做好准備,接過父輩手中的接力棒,從小事,從身邊事做起,努力學習本領,磨煉意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讓我們一起迎接挑戰,為浦東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譜寫下一個三十年更輝煌的浦東新奇跡!“
浦東新區教育局局長陳強說,這樣的“開學第一課“,不僅是為了讓學生看而看,而是要在孩子們心中播下種子,更好地培養未來的接續奮斗者、接班人。
據悉,“浦東開學第一課”節目播出后,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后續將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配套活動。中小學生、各界青年探營主題展,主題征文、攝影、繪畫大賽,選拔青少年志願者講解員隊伍參與講解比賽,開展系列宣誓、誓詞重溫、入隊入團入黨教育、邀請青少年參與節目錄播等等,一大波活動來襲,等著同學們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