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生編寫手冊 探訪“藏”在上海高校裡的博物館

2020年10月24日17:57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網上海10月24日電(王文娟)近日,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如何將豐富的博物館資源有效轉化為中小學教育教學資源?華東師范大學孟憲承書院師范生們有著自己的思考。

師范生們通過互聯網探訪眾多“藏”在上海高校裡的博物館,發現高校博物館存在“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現狀。於是,他們發揮師范生特長,結合未來教師養成,以高校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為突破口開展實踐,開發了一套面向不同年齡段人群的《滬上高校博物館資源導覽》手冊。

高校博物館,“校園裡的寶藏”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歷史系三名博物館愛好者在線聆聽了一場關於“高校博物館”的講座后,萌發了探索高校博物館的念頭。

與聚光燈下的社會博物館相比,高校博物館顯得異常低調。“你們知道華師大有多少座博物館嗎?”實踐的發起人、19級歷史師范班朱哲冉率先提出疑惑。“兩個?或者三個?”快速查閱資料后,小組成員們驚奇地發現,佔地面積3000多畝的校園裡竟然建有“古錢幣博物館”“歷史文物博物館”等七個實體場館和一個線上展館。感慨之余,大家意識到,大學校園裡的博物館像是“養在深閨”——社會知名度不高,即便是校園裡的大學生們,恐怕也了解有限。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博物館應有的教育功能是否得到發揮了呢?

帶著思考,小組成員馬上進行了“雲實踐”“雲探訪”,通過網絡搜集上海六十余座高校博物館的基本信息﹔電話訪談部分博物館工作人員,進一步核實館藏、運營、服務等方面情況。通過面向上海市15所高校學生發放《上海市高校博物館使用情況及使用意願調研》問卷,小組成員發現:高校博物館因其藏品的豐富性、稀缺性以及所依托學科的專業性,稱得上是“校園裡的寶藏”﹔但是大學生對高校博物館的認知度低,參觀率少,高校博物館的育人功能並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跨學科組隊,共探育人資源

高校博物館作為“高校”與“博物館”碰撞融合的產物,在育人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於是,有成員提議系統性挖掘高校博物館育人資源,幫助高校博物館走出“深閨”。

但這一想法在落實時遇到了困難。原來,上海高校博物館的主題非常豐富,除歷史外,還有生命科學、醫學、海洋科學、藝術、體育等等,且部分博物館專業性較強,這讓三位歷史系的同學有些無所適從。怎麼辦呢?他們決定,召集其他專業的博物館愛好者“入伙”。很快,來自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數學、生物學與地理科學專業的六名師范生加入進來,一支集齊語、數、生、政、史、地六個專業九名同學的實踐隊伍集結完成。

新的成員為項目注入了新的活力。來自18級生物學師范班的林榕煜同學曾經做過華東師范大學生物博物館的志願者。她結合自身工作經歷說道:“團隊組織的參觀活動常常會有志願者引導和講解,師生可以更直接、深入地了解藏品。相較之下,個人參觀往往缺乏這樣的條件。”來自18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汪佳妮同學認為:“一部分高校博物館中同時蘊含著豐富的‘四史’教育資源。可以將展陳藏品作為載體,通過小故事的形式講述歷史經驗裡的初心和使命,后從歷史角度出發反觀當下,讓高校博物館裡的‘四史’活起來。”

經過多次集中討論,小組成員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的認知特點和參觀需求設計不同的延伸內容﹔從學科教育、“四史”教育等不同角度挖掘高校博物館館藏背后的教育資源,讓參觀博物館不再“走馬觀花”,而是帶著問題和思考,豐富參觀體驗、增進參觀意義。

“好的教育從來不局限於課堂和課本,好的教師應該善於思考、勇於創新。積極挖掘高校博物館育人資源的背后,是同學們對新時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思考。”孟憲承書院團委書記成一川是項目指導老師,他見証了這批學生從“想法”到“實踐”再到“成果”的付出和蛻變。“用專業所長探究一個細小的社會資源,用師范素養提供一套可行的解決方案,這就是社會實踐的魅力,更是未來教師的思考與擔當。”

知行合一,改稿十余終成篇

編寫高校博物館資源導覽手冊需要針對不同人群甄選適合參觀的博物館,設計不同的參觀導覽,挖掘多角度的教育資源,採用適宜的話語風格。從學段如何劃分,到題目如何設置﹔從目錄如何編排,到“四史”故事如何講述……九萬多字的導覽手冊背后是小組成員們一次又一次的討論與修改。看到精心編寫的三本《滬上高校博物館資源導覽》手冊裝訂成冊,小組成員們喜悅溢於言表。

最終設計成稿的導覽手冊分為義務教育版、高中版和大眾版三個分冊。義務教育版以知識拓展、價值觀塑造為主要目標,結合館藏特色設計探索任務,融合知識性與趣味性﹔高中版主要對接新課標、接軌高考,體現學科核心素養,以“一館多學科”的設計思路為每個博物館設計了相應的研學內容﹔大眾版則主要提供各高校博物館的參觀信息和特色館藏。

(責編:王文娟、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