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 創新突破

思南釋放文化巨磁力 開啟積勢蓄力新征程

龔莎

2020年09月30日14:46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午后漫步在思南公館的一角,感受與梧桐落葉交織的時光,閉上眼,整個世界似乎隻剩下雀鳥扑騰翅膀的聲音和陽光洒在花朵上的清香。

以歷史為基底 讓文化觸手可及    

思南公館東起重慶南路,與新天地街區相距不到800米﹔南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聖伯多祿天主教堂﹔西至思南路,與思南路西側的花園住宅相連接﹔北抵復興中路,毗鄰復興公園,是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裡鬧中取靜,似乎被賦予某種魔法,走進來的人會不禁放慢腳步,流連於紅磚綠瓦之間。這裡是上海成片花園住宅最集中的區域之一,擁有保留保護建筑51幢,花園洋房近3萬平方米,薈萃了上海10種近代歷史居住建筑類型中的8種,堪稱近代上海歷史居住建筑的一個“活的博物館”。

以文化為紐帶 促成思南品牌的裂變輻射

思南公館有著豐厚的歷史人文底蘊,所在街區始建於1912年,早期由義品洋行規劃、建造,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陸續建成,是當時社會公認的高檔住宅區。

在過去百年間,周恩來、董必武、曾朴、柳亞子、梅蘭芳等一大批著名的革命家、文學家、藝術家相繼聚居這裡,留下了生活印記和佳話故事。

如何在重塑功能中更好地向公眾開放吸引人氣,並在體現社會公共價值中實現企業效益和可持續發展,一直是思南公館的運營管理方永業集團努力探索的方向。

2010年至2012年,引進了一批品牌名店和知名金融企業,形成特色餐飲、時尚生活、文藝展示、高端金融融合發展的思南慢生活街區。

“新天地更加是時尚娛樂這一塊,田子坊呢更趨向於草根文化,我們思南這邊更著重於一種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文化內涵。”2013-2015年,永業集團注重與時尚新天地、創意田子坊錯位發展,推動歷史人文傳承與現代都市生活有機結合,成功打造了上海國際文學周、思南讀書會、思南書集等大眾文學閱讀的引領品牌,受到普遍歡迎。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而一座讓人記憶深刻的城市,往往和文化息息相關。作為見証上海這座魅力之都百年變遷的文化地標,思南公館不斷發揮巨大的聚能作用,在致敬歷史榮光的同時,為公共文化服務注入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體驗。

“高雅而不高冷也是一種高明,公眾可零門檻、零距離在思南公館享受優秀的、高雅的文化藝術熏陶,是思南有口皆碑的重要原因,也促成了思南品牌的裂變輻射”。上海永業企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戴金梁表示,思南十年的成功具有豐富的維度:經濟社會獲發展,街區商旅文體得以聯動,街區經濟更加繁榮,特色文化品牌不斷涌現,體現了黃浦作為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心臟、窗口和名片的形象魅力……但要讓廣大群眾得實惠,始終是思南公館的運營宗旨之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戴金梁看來,隻有將思南公館與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建設國際消費城市相結合,才能更好地重塑街區商業功能,在服務城區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以黨建為平台 反哺各類文化活動向品質化縱深發展

2016年,永業集團積極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市委、區委關於加強城市基層黨建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正式提出打造“文化思南”品牌,正式組建“文化思南”專業運營團隊。此外,在中共黃浦區委的指導下,由永業集團黨委發起,會同上海新聞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市科協、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上海電視台、上海市體育局、上海久事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共十家單位黨組織,共同組建了“文化思南”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

突破傳統的以地區為主體的區域化黨建模式,“文化思南”創造性地以文化業緣關系為紐帶,以文化活動為載體,把跨行業、跨系統、跨區域的黨組織聯系成緊密型的黨建共同體、資源共同體、利益共同體,推動黨建引領、社會責任與企業自身發展深度融合,形成各方協同的“最大公約數”,實現了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的不斷提升。

在各成員單位的精誠合作下,“文化思南”整合優質文化資源,精准對接人民群眾對高品質文化的精神需求,每年持續推出精品公益文化活動700余場,包括莫言、V.S.奈保爾、彼得·漢德克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內的近1200位中外作家、學者,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藝術家團隊參與其中。

多元而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為城市基層黨建拓展了新的用武之地與發展空間,同時,黨建對於意識形態、精神文化層面的引領,更反哺滋潤著各類文化活動向品質化縱深發展。思南讀書會、思南紀實空間、思南賞藝會、思南城市空間、思南書局快閃店、實體店、思南夜派對等一批深受群眾歡迎和喜愛的品牌文化項目不斷涌現,吸引公眾廣泛參與和關注,形成穩定的線下活動群體百萬余人,輻射線上受眾數千萬人次。

“最有粘性的文化,肯定是根植於群眾之中,又與自身的內涵相匹配的,同時還要能夠反映核心價值觀。”在戴金梁看來,思南是上海的城市之窗,是一張文化名片。“文化思南”現已成為上海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服務大眾文化需求的有機載體,傳播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紅色文化的特色窗口。

在即將到來的黨的100歲生日之際,“文化思南”還將堅持以實際行動,持續積極推進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著力把帶有思南品質、思南溫度的文化大餐推送到更多地方。

(責編:龔莎、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