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上午召開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市政府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閔行區委書記倪耀明介紹,閔行以打造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為契機,努力將擁有上海交大、華東師大和眾多科研院所等科創資源的“聚寶盆”真正轉化為推動區域創新發展的“動力源”,形成了高校、園區、社區聯動發展的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
今天下午,參加發布會的記者就實地走訪了莘庄工業區和紫竹科學園區,先后走進企業車間、創業孵化器,零距離感受閔行科技創新的蓬勃生機。尤其是在莘庄工業區光華路888號上海拓璞數控科技股份公司,見慣世面的記者也被企業所獲得的一系列殊榮所折服:國內唯一一家可以生產雙五軸曲面蒙皮鏡像銑公司、國內唯一的航天鉚接機生產廠家、連續2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這是C919中機身蒙皮!”“這是運載火箭貯箱壁板!”據介紹,拓璞是一家由上海交通大學五位博士創立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五軸聯動數控機床、航空航天部/總裝智能裝備和智能化生產線等,用於飛機、火箭、導彈等航空航天飛行器的零部件加工以及裝配過程。
目前,拓璞產品已在長征系列運載火箭、C919、ARJ21、運20等航空航天重大工程的制造領域得到了運用,其中就包括大家熟悉的“胖五”。“‘胖五’很多設備都是我們提供的,比如自動鑽鉚設備、重型五軸攪拌摩擦焊設備等。”拓璞董事長王宇晗說。
記者了解到,拓璞95%的產品都是根據客戶需求訂制,從設計機床、開發控制系統、加工軟件、工裝到加工工藝,為客戶提供一條龍服務。“我們的目標是,讓客戶拿到產品后,可以一鍵啟動,像數碼相機一樣方便。”通常,一台設備的交付周期為6至8個月,大型設備交付周期1年以上。截至7月底,拓璞在手訂單金額約6億元,其中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就有19台訂單在生產中。
王宇晗透露,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是拓璞的拳頭產品,定位精度最高達到0.003毫米,相當於一根頭發絲的1/20。這些年來,公司生產的6款產品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成為繼法國杜菲、西班牙MTorres之后,全球第三家可以生產雙五軸曲面蒙皮鏡像銑的公司。
拓璞的發展離不開莘庄工業區的保駕護航。由於行業特殊性,拓璞廠房對地基要求很高,市面上很難找到合適的廠房,而拓璞為了保証每年的研發投入,基建投入甚少。莘庄工業區根據拓璞實際情況,在光華路888號劃出39畝土地,投入資金2億多元,為其定制建造了15350平方米的高標准重裝廠房,配套完善了周邊的基礎設施,並於2019年7月移交拓璞。“我們來這裡,就是拎包入住,跟住酒店一樣方便。”王宇晗贊聲連連。
科技創新企業崛起勢不可擋。莘庄工業區黨工委副書記、公司總經理韓永強透露,除了滿足拓璞現有技術成果產業化的空間所需,還為企業規劃了40畝的產業用地,用於建設生產、研發及運營總部一體化產業基地,為拓璞未來的無限可能繼續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據悉,成立於1995年8月的莘庄工業區是上海市九大市級工業區之一。截止2019年底,莘庄工業區有實體企業1600余家,外資企業548家,其中地區總部有18家,研發中心有96家,世界500強企業53家。莘庄工業區依托制造業優勢,致力發展“6+1”的主導產業格局:機械及汽車零部件、重大裝備、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材料及精細化工、生物醫藥以及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聚度達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