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新片區成立一周年,78項任務已完成過半

2020年08月31日16:14  來源:國際商報
 

  “在我看來,臨港新片區成立這一年,是臨港發展速度最快、招商建設最有成效、集聚人氣最明顯的一年。”在臨港學習生活了12年的勒文(化名)笑稱自己為“臨港土著”,她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一個好消息,由於臨港新片區成立后項目推進速度明顯變快,勒文所在公司的項目馬上就可以開工。

  “從去年年底啟動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今年3月5號就完成公示,前后隻用了4個月不到的時間,這個速度真的很快!” 勒文說。

  自2019年8月20日臨港新片區揭牌以來,“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是臨港時刻保持的精神狀態,“臨港速度”有目共睹。

  據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朱芝鬆介紹,截至目前,從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中分解出的78項政策和制度創新任務完成過半,已落地45項,另有22項已形成方案﹔國家各部委、上海市、管委會累計制定發布各類政策107個,形成典型創新案例32個,差異化探索的廣度、深度、力度不斷加大﹔帶來的發展效應逐步顯現,高端資源要素加速集聚,共計簽約項目358個,涉及總投資2713億元。

  朱芝鬆強調,“特別是今年以來,管委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1-7月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2.8%,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9.8%,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6%,呈現出‘熱度不減、勢頭不減、改革力度不減’的良好態勢。”

  開放型政策制度體系框架初步形成

  朱芝鬆表示,臨港新片區成立一周年來,圍繞“開放”二字打造的政策制度體系框架初步形成。

  一是接軌國際通行規則的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加快形成,投資環境持續優化。率先實行企業名稱告知承諾制,將企業名稱登記速度從改革前的“一天”提升到“實時”,施行3個月以來,共有約2400家企業通過該方式獲得企業名稱。自揭牌以來,新增注冊企業15115戶,同比增長70%,注冊資本金超過2000億元,同比增長313%。

  二是高標准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體系加快形成。5月16日,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正式挂牌運作,成為全國151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中唯一一個特殊綜合保稅區。

  三是促進資金自由的金融開放創新體系加快形成。

  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証監會、國家外匯局、上海市政府聯合發布“金融30條”,賦予臨港新片區金融先行先試權限,率先實行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一次性外債登記、境內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高新技術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額度、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等創新試點,外資、外貿企業開展跨境業務、離岸業務的便利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中國証監會批准設立我國唯一跨區域、跨市場的全國性証券期貨糾紛專業調解組織——中証資本市場法律服務中心、總規模200億元的平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基金、首期規模100億元的上海建銀長三角戰略新興科創基金等一批標志性項目落戶臨港新片區。

  啟動建設“滴水湖金融灣”,20多家金融機構和大型企業將在這裡新建標志性建筑,瑞信方正証券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交銀金融科技等一批有影響力的中外金融機構將入駐。

  四是高度開放的運輸自由制度體系加快形成。

  上海海事局向洋山港海事局下放36項行政事權,船舶變更登記和相關証書發放時間由改革前的4-6天縮短至1天﹔設立國際轉運集拼監管中心,中外運洋山國際中轉集拼中心、上港集團集疏運系統等項目簽約落地。1-6月,洋山深水港完成國際中轉156.2萬標箱,同比增長9.7%。

  五是人員從業自由的制度體系加快形成,集聚海內外人才的開放格局加速形成。

  海外人才政策的開放度極大提高:一是出入境、停居留更加便利,建立外籍高層次人才直接申辦永居新機制,外籍人才最長可辦理5年居留許可﹔二是執業、考試更加自由,放寬外國人才在年齡、學歷、工作經歷方面的限制,一次性給予2年以上的工作許可。允許美、英、港、台4地14種職業資格在新片區備案后執業。允許海外人才申請參加國內職業資格考試。

  國內人才引進政策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實施縮短“居轉戶”年限、管委會直接推薦人才引進重點機構、自主制定技能人才引進目錄、人才購房政策微調等特殊政策,已有1000多人享受到政策優惠。

  六是國際通信基礎設施布局加快形成,跨境數據連通能力將全面升級。全面啟動國際數據港建設,打造輻射全球的跨境綜合數據樞紐。未來5年將新增海光纜登陸站、雲計算數據中心、邊緣計算機房、5G室外宏站等一批通信基礎設施,總投資超過百億。

  七是特殊的稅收政策逐步實施,稅負成本不斷降低。15%企業所得稅政策正式落地。正在細化論証境外人才個稅稅負差額補貼、物理圍網區域貨物和服務貿易稅收、服務出口增值稅等其他稅收政策實施方案。率先實施“無稅無票不申報”、本市生產型企業分支機構屬地征管等17項稅收征管創新舉措。

  八是全面風險管理制度框架體系加快形成,協同監管、聯動監管、智慧監管機制逐步建立。

  勒文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感慨道,“我覺得這一年的變化讓我對臨港的未來更有信心。就個人職業發展而言,因為有很多央企、跨國企業、民企大批落戶臨港,提供了更多機會﹔臨港新片區對於人才的扶持政策也越來越全面。今年我身邊已經有好幾例通過臨港新片區政策實現落戶的先例了。除此之外,生活配套方面也發展很快,以前要驅車幾十公裡去市裡才能完成的事情,很快在臨港就可以完成,衣、食、住、行、教育等方面都更加方便了。”

  積極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中央要求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

  據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民介紹,在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新片區可以發揮其他地方不具備條件的特殊作用:

  一是引領帶動國內產業升級,為內循環提供新動能,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的核心領域和關鍵環節。

  目前,國家已經發布了支持臨港新片區重點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近期,新片區還將重點建設“東方芯港”“生命藍灣”“大飛機園”和“信息飛魚”四大重點產業園區。預計到今年年底,僅集成電路領域的落地項目總投資就將超過1000億元。

  二是在雙循環中發揮要素市場的聯通功能。

  發揮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聯通功能,關鍵是建立高度開放和安全可靠的制度體系和市場體系。目前,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5自由1便利”政策和制度體系正在穩步、快速推進,78項任務中已經落地45項。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供圖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供圖

  稅收優惠助重點產業發展

  財政部、稅務總局近期發布《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重點產業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20〕38號,下稱“財稅38號文”),明確臨港新片區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行業企業自成立之日起5年內享受15%企業所得稅稅率,文件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之前已在新片區注冊登記的企業可自2020年至設立滿5年期限內享受此項優惠政策。

  上海市財政局二級巡視員盧華表示,“此項政策聚焦新片區發展戰略需要,對科技含量高、國際市場需求大、對外開放度要求高的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行業實施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將有效促進新片區重點產業提升能級、高質量發展。“

  一是從政策實施的預期降負效果看,能適當降低相關企業的稅收成本。財稅38號文對新片區重點產業處於發展初期、但具有科技屬性的新設企業,從成立之日起給予高新技術企業相同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優惠,推動區內重點行業企業盡快發展壯大。另外,從政策實施的公平性、統一性出發,文件對部分前期已在新片區設立但不滿5年的相關企業也納入政策享受范圍,與區內新設企業聯動創新發展,切實降低企業的稅負,幫助企業輕裝上陣,積極參與市場競爭。

  二是從政策設計的預期發展導向看,能積極推動區內企業的技術創新。在政策設計時,財稅38號文對重點產業企業享受政策的條件僅設置了相關技術指標,而不涉及相關財務指標,這與現行高新技術企業等其他稅收優惠政策同時設置技術指標和財務指標明顯不同,充分體現新片區重點產業企業所得稅政策在鼓勵技術創新方面的導向作用,支持企業聚焦技術創新發展的投入和產出,為最終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礎。

  三是從政策實施的預期輻射效應看,能有效吸引產業資源的集聚發展。新片區重點產業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點產業、企業、產品、技術在新片區開展基礎性、應用性研究活動,並對核心產業的配套領域給予全產業鏈的稅收優惠全覆蓋,完善產業鏈布局,形成技術創新引領和產業集聚輻射效應,推動新片區成為國家推進改革開放、實現科技進步的重要創新策源地。

 

(責編:陳晨、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