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7月16日電(韓慶) “智能仿生手給我打開了另一扇窗,縮短了我和常人之間的距離,包括生理和心理的。”80后上海畫家張粵成,天生左手缺失。去年,張粵成通過長寧區殘聯的朋友知道了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傲意科技)研發的OHand智能仿生手,今年初完成了義肢安裝。捐贈現場,畫家張粵成和大學生龐啟龍作為OHand的早期用戶,自如地演示喝水、寫字、打傘、握手等一系列動作,智能仿生手猶如鋼鐵俠般的機械手,靈活自如。“希望傲意可以加大對仿生手的宣傳力度,進入到社區裡,走近殘疾人身邊,讓更多人了解智能仿生手。”為了表示謝意,張粵成此番特地創作了一幅畫,贈送給傲意。
7月16日,傲意科技向上海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贈24個OHand智能仿生手,共同開展“樂善助殘·最好有手”公益活動,為上海24位上肢缺損者提供免費安裝及無憂售后。同時,正式啟動傲翼智能康復之友群。高科技企業助力殘疾人脫困自強、重燃生活夢想。據悉,此次傲意科技捐贈的智能仿生手,每個價值10.8萬元,總價達259.2萬元,並且承諾免費為每一個受贈者安裝。
“中國有幾千萬殘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今年助殘日,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關心殘疾人這個特殊群體。“堅持科技改變生活的理念,動員高科技企業來支持發展優質的康復服務,是我們基金會這幾年的工作重點。”本次活動主辦方之一、上海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秘書長劉建華在致辭中說到,並對傲意科技表達了感謝。近年來,上海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在本市多家科技公司的愛心支持下,為本市的殘疾人募捐到了大量的科技康復器材,在康復器材的圈子裡形成了較大的影響。
據劉建華秘書長介紹,目前中國殘疾人總數約為8500萬人,其中肢體殘疾約2400萬人。這部分人約佔比29%,是殘疾人中最大的群體,其中上肢殘疾人約有上千萬人之多。因為遭遇先天缺陷、疾病及意外傷害導致的上肢缺損者,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平時穿衣、吃飯等日常生活都是極大挑戰。為他們安裝智能“手”,不僅是他(她)和親屬夢寐以求的願望,也是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的責任。
OHand智能仿生手開發者和傲意科技創始人倪華良介紹,研發團隊用了三年時間研發了OHand智能仿生手。這個仿生手不但有酷酷的外形,更有高科技的內涵。所有手指可單獨控制和彎曲運動,可模仿人手做出包括抓、握、捏等20多種手部動作,並通過肌電神經傳感器陣列和AI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用戶控制意圖的識別,實現更精准和易用的義肢使用體驗。通俗地說,就是使用者心裡想用這隻義肢做什麼動作,殘肢上的神經就會傳達出來,智能地控制這隻仿生手。OHand智能仿生手的技術指標已達到和部分超過國際競品,其精細動作和穩定性能可以滿足上肢缺損殘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據介紹,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人體生物電傳感器技術、生物信號AI模式識別算法、肌電和腦電人機交互核心技術的研發。公司已獲授權6項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和8項外觀和2項軟件著作權,並有多項發明專利審核中﹔公司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高新企業資質。成立至今,傲意科技獲得張江火炬、廈門堅果兄弟、廈門啟誠資本、廣發信德、廣州國發投資機構多輪投資。去年,OHand智能仿生手還上過央視“機智過人”節目,向全國觀眾展現了它的神奇。
“接下來,傲意科技將會繼續在各地進行OHand智能仿生手的公益活動,為更多殘疾人士帶去方便,在科技的幫助下,感受生活的便利和社會關心。”倪華良表示,未來,傲意科技將繼續在OHand智能仿生手的科研生產方面進行深耕,包括調整產品大小,提升防水、彎曲和旋轉腕關節、更精確的AI算法等,不斷提高精准的體驗感覺,也將在成本上不斷控制下降,盡快能夠惠及到更多的殘疾人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