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5月29日電 今年5月31日是第33個“世界無煙日”,上海將圍繞“健康公約,人人踐行﹔無煙上海,共建共享”開展系列宣傳活動。5月29日,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世界無煙日”新聞發布會,發布2019年上海市公共場所控煙狀況與成人煙草流行調查核心數據等最新信息。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浩等領導和相關專家出席發布會。上海市控煙形象大使、上海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主持人陶淳主持發布會。
“三無”場所控煙效果明顯,“重點區域”仍需關注
今年是《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10周年,《條例》修正案實施進入第3年。發布會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浩介紹,上海市依托多部門聯合監管機制,創新控煙監管模式,強化控煙綜合治理,全市控煙工作取得新進展。2019年最新調查顯示,上海市公共場所控煙狀況進一步改善,“無煙具”場所、“無煙蒂”場所和“室內無吸煙室”場所分別為94.6%、89.6%和98.9%,場所內吸煙發生率進一步降低。“對吸煙行為有人勸阻或執法”的場所比例從49.3%上升至54.5%。此外,控煙場所工作人員和現場接受調查的市民對《條例》知曉率均有所提高。
但與此同時,休閑娛樂場所、餐飲場所等“重點區域”違規吸煙發生率仍然較高,公共場所張貼宣傳資料比例較2018年下降2.4個百分點,部分場所如商業營業場所、學校食堂和生產型企業辦公室場所的違規吸煙發生率上升。另外,有19.8%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所在地100米范圍內有煙草零售店。
2019年,全市有關控煙監管執法部門共檢查單位300446家,處罰單位1170家,較去年同期增加14.3%﹔處罰個人1158人,較去年同期增加30.7%﹔罰款金額分別為2605150元和83600元,罰款總金額為2688750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5%。本市各級健促委將進一步聯合控煙監管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將日常管理與控煙執法相結合,多措並舉,提高監管執法成效。
成人吸煙率穩步下降,二手煙暴露有所反彈
發布會上,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健康促進處處長王彤發布2019年上海市成人煙草流行調查核心數據。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市成人吸煙率已實現“六連降”,但二手煙暴露率有所反彈,市民對二手煙危害認知不足亟待關注。
最新調查顯示,上海市15歲及以上成人現在吸煙率連續6年穩步下降,2019年為19.7%,較2018年下降0.2個百分點。男性吸煙率由2018年37.9%下降為37.4%﹔女性吸煙率與2018年相比,仍維持在0.8%。此外,72.3%的調查對象聽說過電子煙,5.8%的調查對象使用過電子煙,電子煙現在使用率仍為1.3%。15-24歲、25-44歲年齡組調查對象聽說過電子煙的比例分別為87.9%、84.0%,高於45-64歲(62.2%)和65歲及以上年齡組(45.8%)。
調查結果還顯示,部分場所二手煙暴露率有所反彈,非吸煙者暴露於二手煙的比例,由2018年的46.7%升至54.6%。與2018年相比,2019年在政府大樓及家中看到有人吸煙的比例,均有所下降﹔而在餐館、中小學校、大學、衛生機構,以及在出租車、公共交通工具上看到有人吸煙的比例,則均有所上升。
同時,市民對二手煙危害的正確認知需進一步提升。調查中,市民對於二手煙可導致成人心臟疾病、兒童肺部疾病和成人肺癌的知曉率分別為52.2%、81.4%、79.8%,同時知曉二手煙可導致所有3種疾病的比例為49.8%,較2018年降低9.6個百分點。此外,相比普通卷煙,對於標明低焦油含量卷煙的危害並不小的知曉率從2018年的35.7%降低為34.7%,市民對低焦油卷煙危害的認知誤區依然存在。
因此,上海市將持續加大控煙宣傳力度。2019年人們在廣告牌、廣播、互聯網、宣傳欄上接觸到控煙信息的比例已均較2018年有上升,目前79.0%的成人在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廣告牌、宣傳欄等地方獲取過控煙信息。未來,本市還將不斷開拓新興控煙宣傳平台,積極營造社會支持氛圍。各級健促委和健康促進專業機構拓寬無煙理念倡導渠道,在“上海發布”“健康上海12320”“無煙上海”等官方媒體推送控煙倡導和科普,於東方網、百度健康、優酷、斗魚等視頻直播平台進行戒煙直播活動。今年“世界無煙日”期間,上海市將在外灘之窗、環球港、世博源、上海鯨牆、白玉蘭廣場、上海火車站、美羅城、五角場等滬上各大地標及全市主要商圈戶外大屏、交通樞紐、東方明珠移動電視等場所,多渠道、廣覆蓋開展控煙公益宣傳。
戒煙服務可“私人訂制”,電子煙有了“專家共識”
發布會上,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吳立明介紹, 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明確指出,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成癮性疾病,戒煙需要借助專業的指導和幫助。上海市正積極推進戒煙服務網絡建設,通過完善全市戒煙門診、戒煙熱線、社區支持、互聯網戒煙技術等戒煙服務資源,建立一體化戒煙服務網絡平台,提供便捷、科學、有效的綜合戒煙服務,滿足不同戒煙人群的需求。目前,全市共有36家通過規范化建設的戒煙門診,可為煙民制定個性化的戒煙方案,在“健康雲”APP中的“健康地圖”版塊可查詢戒煙門診相關信息﹔撥打12320戒煙熱線也可得到貫穿戒煙全程的電話和短信指導﹔或加入所在社區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組,以及全市2400多家“上海市無煙單位”的戒煙互助小組,開展戒煙同伴教育﹔也可訂閱“無煙上海”官方微信公眾號,除了進行尼古丁成癮依賴自測、收到每周定期科普推送、參加戒煙活動,還有戒煙打卡小程序幫助戒煙。這些戒煙服務資源將通過信息化技術互聯互通,真正實現“互聯網+戒煙”和大數據精准戒煙服務。
同時,針對電子煙關注日益增多而公眾認識不足的現狀,上海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委、上海市控制吸煙協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時國朝代表上海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煙草病學組發布“電子煙專家共識”,明確指出,電子煙煙油含尼古丁、有機溶劑等,經加熱后形成的電子煙煙霧含有多環芳香烴等多種有害物質,可損傷全身各臟器,甚至致癌。電子煙作為戒煙工具尚缺乏循証醫學証據,同時也缺乏生產標准和行業監管。應明確電子煙屬性和定位,制定電子煙行業標准,對電子煙制造銷售全程監管,杜絕向未成年人兜售電子煙。鼓勵開展電子煙相關動物和人群研究,進一步明確電子煙的安全性和對戒煙的有效性。
控煙之路,任重道遠。根據《健康上海行動》要求,上海市將持續加大控煙宣傳力度,加強違法吸煙多發場所和重點場所的管理和針對性執法,建立執法部門與媒體聯動機制,推動“以案釋法”,擴大控煙執法震懾力。同時,不斷深化無煙環境示范建設,切實推進黨政機關、醫療衛生機構、學校控煙工作,對社會起到示范引領作用。上海市要將12345市民熱線(一條線)、控煙電子地圖(一幅圖)、戒煙服務網絡(一張網)、有上海特色的控煙工作方法(一系列工作方法)、多部門合作和社會共治機制(一個機制)和完善《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制度性建設(一套制度)這六個“一”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上海控煙工作特色管理模式,構筑“多維合力、互相促進”的控煙工作生態和社會支持環境,打造健康上海,共創無煙城市。( 軒召強 宋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