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蛋品品牌“黃天鵝”在上海舉行“引進日本38年可生食雞蛋標准”發布會,同時發布了中國首個達到“可生食級”鮮雞蛋企業標准。發布會邀請了中、日眾多知名蛋品行業專家參與,其中,對引進日本可生食雞蛋標准起到關鍵助推作用的加藤宏光(Hiromitsu Katoh)博士尤為值得關注。
據了解,加藤宏光(Hiromitsu Katoh)博士被譽為“日本可生食雞蛋之父”,這位已經75歲高齡的日本蛋品行業泰斗級人物,不僅是日本“可生食雞蛋標准”的推動者,也是黃天鵝品牌的首席科學家。
加藤博士在日本每年管控約1000萬隻產蛋雞,為合作的企業提供品質安全技術支持。正是在他的指導下,黃天鵝引進了日本38年可生食雞蛋標准,並結合中國蛋品行業實情,落地了符合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可生食雞蛋標准。
在發布會上,加藤宏光博士通過視頻形式,分享了他創立“可生食雞蛋標准體系”的歷程以及助力黃天鵝品牌引進日本可生食雞蛋標准並落地中國的經歷。
可生食雞蛋標准 為何能成為全球蛋品品質標杆
今天,日本“可生食雞蛋標准”已經成為全世界蛋品行業的品質標杆,日本可生食雞蛋也受到了美國、英國、新加坡和我國香港地區等消費者的熱捧,出口量逐年攀升。
但在38年前,情況並非如此。加藤宏光說:“1982年,我在日本創立了PPQC(家禽產品品質控制株式會社)。彼時,日本市場雞蛋的品質不是很理想,雞蛋安全問題頻出,日本政府希望我能專心研究雞蛋,為這個行業出力,解決雞蛋的沙門氏菌控制等安全問題。”
在加藤博士的推動下,日本蛋品行業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標准體系——“可生食雞蛋”標准。
“日本的可生食雞蛋標准實際上是一套嚴苛的管理體系。”加藤宏光博士表示:“從種源蛋雞的檢測、生物安全控制、飼料飲水監測、有害生物防治、舍內舍外衛生控制、蛋雞營養保障、到最后的雞蛋監測,我們都形成了一套標准體系。該體系全程24個關鍵控制點,需嚴格遵守標准化管控,可以使雞蛋達到可生食級的品質標准,即雞蛋新鮮、味道濃郁、無抗生素、無沙門氏菌。”
加藤宏光博士還特別指出了“可生食雞蛋”和“生食雞蛋”的區別:“兩者是不同的范疇,前者強調食材的高品質標准,后者強調食用方法。在日本,‘可生食標准的雞蛋’市面佔比是100%,而‘生食雞蛋’則是食用雞蛋的一種方法。如果雞蛋都達到了可生食的標准,是生吃還是烹飪,隻取決於自己的喜好。”
攜手黃天鵝 做出中國的高品質雞蛋
在談及和黃天鵝品牌結緣的時候,加藤宏光博士表示,“我對中國是特別有好感的。我是在中國出生的,三歲時才離開中國。現在,我又回到了中國,與中國的緣分和情誼再次締結。”
“2018年10月,得知有人多次從中國遠道而來,想見我一面。當時,我就很好奇,於是就和對方見了面,此人正是黃天鵝的創始人馮斌先生。
“經過一番交談,我發現我們之間有很多共同點,理念也非常契合。和馮斌先生的這次見面真有相見恨晚之感!馮斌先生想做“可生食標准的高品質雞蛋”,希望能將日本可生食標准的品質管理技術和體系引進中國。他為了找到我,花了不少力氣,這番誠意和決心很讓我動容。”
正是由於上述原因,加藤宏光博士開始與黃天鵝品牌進行合作,來到中國,幫助黃天鵝引進日本可生食雞蛋標准。“我對黃天鵝落實日本可生食標准體系的要求非常嚴格。在相處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黃天鵝團隊做事的初心:他們想做出一枚好的雞蛋,給這個世界帶來一個好的產品,他們想要把這份事業當作藝術,用一份匠心和一生堅守去經營。不僅如此,黃天鵝求真務實的精神也是我所認可的,養雞和蛋品生產實踐中涉及的點面非常廣,要100%管控好雞蛋的品質,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黃天鵝願意這麼做,且把握住了做事的根本。”
經過一年的磨合,黃天鵝完成了全環節的生產鏈品質控制體系,從種源安全、生物安全、有害生物防治、環境衛生、腸道健康、品質監測、GP中心管理等8大環節進行嚴格控制。打造出中國首個達“可生食級”鮮雞蛋企業標准。
談及與黃天鵝的合作成果,加藤宏光博士顯得異常開心。“經過一年的努力,黃天鵝秉著謙虛的態度,克服種種困難,通過對技術的不斷提升,終於打造出了和日本同等品質的可生食雞蛋。”
另外,黃天鵝雞蛋的成功落地也使得加藤博士對中國蛋品行業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
“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雞蛋產銷市場中,建立一個高品質的標准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我把50余年的技術經驗分享給黃天鵝,不只是希望黃天鵝雞蛋達到日本可生食雞蛋的標准,也希望中國更多規模化養殖場和家庭農場能運用科學的養殖技術、品質標准和管理理念,齊心協力,加速推動中國蛋品行業的品質升級,生產出與日本一樣,甚至超越日本可生食雞蛋標准的雞蛋。”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