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不少人想攜帶寵物一起出游,不過,目前能為寵物提供服務設施的公共場所並不多。那些有著超前理念,提供寵物友好服務的商場、農場、酒店,往往成為愛寵人士的首選。
“這不僅是城市文明的體現,也催生了相關產業的機遇。”市人大代表、金山區博物館副館長余思彥建議,能否打造一些寵物友好景區、酒店、商場,方便市民攜寵出游,推動上海打造成為寵物友好型城市。
“寵物友好”酒店更受歡迎
位於陳家鎮上的崇明金茂凱悅酒店五一假期檔幾近客滿,酒店的25間特色寵物客房也全部住滿了帶著愛犬出游的家庭。酒店負責人告訴記者,每間寵物客房僅允許攜帶一隻寵物犬,體重不超過30公斤﹔客人入住時要攜帶狂犬病書面免疫証書影印本,証明寵物犬至少在兩周之前或一年之內已接受免疫檢查。
寵物客房還設有戶外小庭院,狗狗們可以在客房內的庭院裡自由奔跑、活動。每間寵物客房均提供專用寵物墊及寵物用品。酒店戶外花園也提供寵物垃圾袋等愛寵設施。在酒店庭院溜了一圈愛犬的市民孫女士說,“愛犬也是家裡的一員,一家人整整齊齊出游,當然少不了帶它,所以特地選了提供這種貼心服務的寵物友好酒店。“據悉,崇明金茂凱悅酒店是上海為數不多的五星級寵物友好酒店,這項獨特的服務也令酒店備受客戶歡迎。
崇明金茂凱悅酒店是上海為數不多的五星級寵物友好酒店
“市民養寵物的越來越多,視為伴侶動物,如果景區、酒店能提供溫馨便利的寵物友好設施和服務,會有更多人傾向於選擇此類景點。”余思彥說,有位朋友在金山開了家“寵物友好”農庄,一到周末節假日,大家就爭相攜寵共游,農庄經營得很不錯。
據了解,我國目前各地都有一些提供“寵物友好”設施和服務的場所,比如寵物醫院、寵物友好酒店、寵物友好餐廳、寵物友好農庄等。以繽客網(Booking.com)數據為例,中國的11817處住宿地中,准許攜帶寵物的有1201家,佔比約10.2%,最多的三地是張家界(105家)、大理(104家)、麗江(103家),其次為上海(85家)、廣州(82家)、北京(70家)、三亞(52家)、成都(50家)、杭州(42家)、蘇州(42家)。目前准攜帶寵物入住酒店對寵物提供的服務也不一樣,提供的服務項目主要有寵物照管、寵物運動(如遛狗服務)、寵物食品、寵物美容(如梳洗美發)、寵物床品、寵物玩具、寵物樂園、寵物商店等等。
“寵物友好“景區是否可行?從現行的法律法規來看,由市綠化市容局發布的《上海市公園文明游園守則》第五條規定“未經許可,不攜帶動物入園。”即經過公園管理者的許可,游客可以攜帶動物入園。目前上海的A級旅游景區中,上海月湖雕塑公園允許攜帶寵物入園,並制定了《寵物游園須知》,供游客攜寵文明出游。
也有人士認為,在相關服務標准規范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對郊野公園、生態公園等允許攜帶寵物,存在一定管理困難。特別是在健康衛生、游客安全、突發應急事件等方面要做好進一步的梳理和整合,形成多部門聯動機制。
大型商場能否增設寵物友好服務
除了景區、酒店,也有市民會攜帶寵物出入商場,但因為沒有專業的寵物服務設施,常有“意外“發生。
金虹橋商場一家美甲店店主朱朱就曾遇到這樣的尷尬。客戶林女士帶著愛犬——一隻白色比熊來到店裡。做好美甲后,這位女士去逛附近超市,她把比熊寄放在了店裡。剛開始,比熊乖乖地窩在沙發裡,過了一會,比熊開始騷動不安,突然從沙發上跳下來,溜出了店門。朱朱見狀不好,忙跑出去追趕,“我當時穿了雙拖鞋,一路喚著比熊的昵稱,繞著商場追了兩圈,才追上它。”朱朱告訴記者,當時挺有后怕,比熊萬一跑丟了或者咬了人該怎麼辦,如果商場能有一個規范的寄放寵物之處,將會解決這些苦惱問題。
在今年市人代會的代表建議現場咨詢會上,余思彥還專門與市農委等部門進行探討,商場能否增設寵物服務的公共服務設施。
據悉,目前,寵物診療機構比如寵物診所、寵物醫院等在選址、布局、設施、人員及管理等都有相應的技術規范。但對商場這樣公共場所能否攜帶寵物、使用什麼服務設施標准尚是空白。
據2016年修正的《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第23條規定,禁止攜帶犬隻進入辦公樓、學校、醫院、體育場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娛樂場所、候車(機、船)室、餐飲場所、商場、賓館等場所或者乘坐公共汽車、電車、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前款以外其他場所的管理者可以決定其管理場所是否允許攜帶犬隻進入。
“這也意味著,商場管理者可以決定其管理場所是否允許攜帶犬隻進入。“余思彥認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有這樣的需求,如果大型商場能提供相應的服務,並設立相關服務標准規范,將很有競爭力。
“隨著時代的變遷,寵物友好成為反映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余思彥認為,“寵物友好”可以形成一個產業鏈,通過推進寵物友好設施服務的配套,可以大大吸引愛寵人士前來消費,會形成新興經濟的增長點,可以結合目前已有的寵物醫院、寵物友好酒店、寵物友好餐廳、寵物友好農庄等,在有條件的地方試點推進“寵物友好景區”和“寵物友好社區、商場”建設。
在他看來,目前對“寵物友好”理念還缺少定義,寵物相應的服務設施、服務標准也不一,缺少規范。余思彥建議,梳理與“寵物友好”相關的單位機構,明確牽頭單位和相關管理部門的權責,與相關寵物社團組織共同研究出台制定相關的標准規范,並加強監管,使“寵物友好”成為未的一種公共服務設施,推動上海打造成為寵物友好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