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4月30日電 僅僅5年,浦東,一個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雛形漸漸顯示在世人眼前。舉世矚目的南浦和楊浦兩座大橋跨越浦江,將遠東20世紀90年代最富活力、最具潛力的兩塊土地連接在一起。
“到上海要擺渡,到農村跨一步”,一句老話概括了80年代浦東尚未開發時的景象。至1990年底,黃浦江僅有越江隧道兩條,人、車在輪渡上擁塞。
1991年,由鄧小平同志題寫橋名的南浦大橋迎來了一批批的行人。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登橋遠眺,贊許道:上海這麼大,不搞幾座大橋不行。僅兩年后,黃浦江上高高豎立起了又一座世界名橋:“世界第一”雙塔雙索面疊合梁斜拉橋——楊浦大橋誕生了,它的建成終於實現了雙橋飛架的夢想。
如此速度,如此氣魄,讓人刮目相看,這裡面也凝結著工商銀行浦東分行的一份功勞。1991年6月10日下午2時,楊浦大橋3億5千萬元人民幣銀團貸款協議在新錦江賓館白玉蘭廳簽訂。由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三家銀行的浦東分行組成的銀團與上海市黃浦江大橋工程建設公司的代表分別在協議書上簽了字。這次銀團貸款中,工行浦東分行參與貸款6000萬元人民幣,主要用於支持楊浦大橋的前期建設,貸款期長15年,並實行優惠利率。
於1993年底建成通車的楊浦大橋是上海重點建設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之一,也是振興上海經濟、開發開放浦東的起步工程。建成后的楊浦大橋為雙塔雙索面疊合梁斜拉橋。主塔高200米呈鑽形、比南浦大橋高46米﹔大橋淨空高度50米,亦比南浦大橋高4米﹔大橋全長8354米,跨越江面602米﹔這個主跨度為當時世界同類型橋梁之最。橋面為6車道寬,浦西段接寧國路,浦東段接羅山路。楊浦大橋和南浦大橋,雙橋飛架,大大改善上海的交通面貌,有力地促進浦東新區的開發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