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VR等"雲"上旅游 足不出戶擁有"詩和遠方"

2020年04月29日11: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借助5G、VR等新技術,足不出戶就能擁有“詩和遠方”

“雲”上賞景 居家出游(消費視窗·走近線上新型消費③)

本報記者 王 珂

核心閱讀

應對疫情沖擊,國內不少景區積極擁抱“雲旅游”。打開手機或電腦,在5G、VR等新技術的幫助下,人們可輕鬆體驗“沉浸式”觀賞,足不出戶擁有“詩和遠方”。不僅如此,很多景區還依托“雲旅游”探索新的服務業態,按下轉型升級的“快進鍵”。

●北京某公司員工邵明瀟——

“雲旅游”帶來全新體驗

“前不久在線觀看了孔子博物館的直播活動,精彩又難忘。”北京市海澱區一家互聯網公司員工邵明瀟春節前計劃帶孩子去山東曲阜旅游、體驗儒家文化,因為疫情影響沒能成行。近日,通過網絡直播平台,他帶著孩子參加了“雲游孔子博物館”活動,和27萬多網友一起在線賞國寶、品文化。

“直播活動非常豐富:不僅介紹場館裡的基本陳列,也講解展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很精彩。” 邵明瀟說,孔子第七十八代后裔孔維亮是本場直播活動的講解員,在他的帶領下,通過六個單元介紹了孔子的生平、思想以及對政治、教育界的影響等,“講解員旁征博引、娓娓道來,讓博物館的文物變得鮮活生動,孩子聽著非常感興趣。”

疫情防控期間,旅游市場一度按下“暫停鍵”。然而,人們賞美景、品文化的需求並沒有消失。為更好滿足市場需求,在5G、VR等新技術的幫助下,各大在線旅游平台、景區紛紛開啟“雲復工”、上線“雲旅游”。

3月初,直播平台斗魚上線“游雲南”,同步推出麗江玉龍雪山、保山龍江大橋、冰雪海洋世界、麗江藍月谷湖、大理三塔公園等景點的直播節目,原汁原味展現當地風土人情。3月中下旬,斗魚又攜手武漢大學共同打造“雲賞櫻”直播,讓網友隔空欣賞櫻花開放的美景。數據顯示,賞櫻直播活動開始半小時內,斗魚直播間觀看人數快速上升。

美團平台也上線 “宅家雲旅游”專題。在美團門票頻道,點擊“免費雲導覽”按鈕,進入專題,就能免費獲取各大景區的在線語言導覽:可以欣賞北京天壇公園裡神樂署的琴瑟樂器、齋宮的紅牆綠瓦,或是前往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來一場奇幻的童話之旅,還能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邊聽邊學鑲金獸首瑪瑙杯背后的故事。其中,文化博物館類、主題樂園類最受廣大用戶尤其是中小學生的歡迎。

4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於做好旅游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工作的通知》,強調旅游景區要堅持防控為先,實行限量開放。邵明瀟認為,“雲旅游”是當前文旅業有序復工的有益嘗試,能夠有效緩解景區線下接待壓力,降低人員聚集風險。

“隻要精心組織,‘雲旅游’一樣可以很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 邵明瀟說,通過“雲直播”,人們不僅宅在家中就能游覽,還能跟隨資深講解員深入了解文物的文化內涵,感受“動”起來的文物、品味“活”起來的文化,“這樣的體驗很有意義”。

●馬蜂窩旅游聯合創始人陳罡——

拓展服務業態,創新盈利方式

“雲旅游”火了,雖然吸引了眾多游客,但也引來一些關於長遠發展的議論。有人認為,“雲旅游”的異地體驗特性和傳統旅游存在重大差別,從而無法給景區帶來住宿、餐飲等方面的收入,隻能是疫情防控期間的權宜之計。但事實上,一些景區正在積極依托“雲旅游”拓展服務業態、創新盈利方式。

3月27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等在拼多多平台開啟直播,並上線銷售近千種博物館特色文創產品。通過直播活動,觀眾可以一邊聽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講述漢朝歷史,一邊下單陶瓷小馬吊墜等文創產品。

馬蜂窩旅游聯合創始人陳罡認為,當線下旅游規模因為疫情暫時收緊時,旅游業線上內容的創造和運營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直播“雲旅游”迅速進入行業視野的原因。如果想把“雲旅游”真正有效地轉化為落地的經營收入,首先就要與消費者在線建立一個長效的溝通機制,通過直播或其他互動方式保持景區在消費者心中的活躍度。而直播“雲旅游”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和體驗感,能夠讓用戶充分體驗目的地的景色和文化,可以較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在此基礎上,不妨用直播帶動營銷。

借助“雲旅游”打開文創產品銷售渠道的博物館不在少數。前不久,蘇州博物館在淘寶直播平台進行了兩場直播,第一場吸引了25萬人觀看,第二場吸引了33萬人觀看。“第二場直播的觀眾比第一場增加了32%,兩場直播共計吸引58萬人觀看。”蘇州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僅兩場活動的觀看人次,就大約相當於以前3個月的參觀人次。線上直播后,其淘寶店內的文創產品陶冶之珍冰箱貼、大邦之夢徽章、唐寅創意茶泡袋等合計銷量過千件,這3項文創產品營收粗略估計達2萬元以上。

“博物館直播活動帶動文創產品銷售,既鼓勵了設計師,也可以增加景區收入,可能會成為未來文創產品一種新的銷售模式。”拼多多文創行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該平台文創產品的銷售額同比增加了233%。

陳罡認為,對於產業鏈上下游的各環節經營者來說,“雲旅游”已成為疫情防控期間的重要旅游營銷場景。比如,有些民宿地理位置很好,從日出到日落,每一個時間段都非常美。通過民宿經營者的直播,大家可以看到不同時間段的美景以及當地的特色餐食,增加景區對游客的吸引力,從而有效帶動景區景點的遠期收入。

4月21日,生活平台“小紅書”和民宿公寓管理系統“訂單來了”達成合作,首批超過200家民宿品牌入駐“小紅書”,未來還有1000多家精品民宿入駐,並開通直接預訂功能。人們在“小紅書”上在線參觀景區、了解民宿后,如果有興趣,就可以直接完成預訂,更加便利的體驗有望帶來更多的預訂量。

●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專家王笑宇——

重視融合發展,持續優化完善

“雲旅游”很熱,但也需要冷思考。“雲旅游”不僅僅是在線上發布或者欣賞一則圖文或者視頻,而是要通過用戶與“遠方”的實時互動,聽取視頻或直播中的專業講解,從而獲得自己在線下自由行或跟團游時很難了解到的故事,或者去體驗在線下不敢體驗的玩樂項目等,這樣才能真正聚人氣。

“‘雲旅游’絕非一項單一化的產品,而是結合線上與線下的融合化產品。” 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專家王笑宇認為,“雲旅游”一方面能突破天氣、場地等傳統旅游活動的限制,為游客帶來全新的體驗和認識﹔另一方面,“雲旅游”能為旅游供應商提供更好的營銷渠道、服務基礎,從游前的行程預覽、游中的增強體驗到游后的行程回顧,全方位完善游客服務的每個細節。

王笑宇建議,“雲旅游”應該保持差異化,重視跨界融合創新。如果僅僅是把線下資源全盤照搬到線上,在沒有產品或技術創新的情況下,“雲旅游”很可能會淪為渠道化產物,繼而失去自身價值。

比如,在一般的戶外研學教育中,參與的學生們往往無法到達一些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但運用“雲旅游”虛擬現實技術后,不僅可以模擬核心區域,還能把動物投影到模擬范圍內,讓研學旅程更加生動有趣。

隨著5G、VR等新技術的發展,“雲旅游”已經具備比較好的技術基礎。將來,還要繼續加大AR、VR、AI、大數據等技術在文旅景區的深度應用,共同提升“雲旅游”在沉浸感、代入性、方便性方面的體驗。

“雲旅游”是旅游領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將來,應注重以科技提升“雲旅游”體驗、以文化提升“雲旅游”吸引力、以內容提升“雲旅游”品質、以模式放大“雲旅游”效果,從而進一步拓展“雲旅游”的發展空間,推動旅游業態創新和產業結構優化,在形成文旅產業發展新動能的同時,更好提升游客體驗。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29日 19 版)

(責編:嚴遠、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