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1月份上海軌道交通18號線年底通車試運營區段(御橋站至航頭站區間)鋪軌完工后,經各參建單位全力推進建設,今天上午,18004號列車正式上線開啟列車首次“熱滑”試驗,為今年航頭至御橋段通車打下基礎。
場內測試壓沙袋
據了解,從2020年春節開始,在抗疫工作基礎上,上海地鐵維保車輛分公司對18號線列車在川楊河停車場內逐批進行了相關的靜態、動態調試。
其中一項名為AW3的滿載運行試驗,就是驗証正線運行能力和乘客舒適度的關鍵性工作。為了確保試驗的准確性和完整性,18號線採用沙袋的載重來模擬不同工況下的列車狀態。
為此,每節車廂放置了1000多袋沙袋,每袋沙袋重25公斤。通過沙袋的加載,18號線具備正線測試AW3工況下的動態限界、蓄電池牽引、區間絕緣子供電中斷、故障運行能力等項點。4月19日,18004號車順利從11號線轉線過軌至18號線新線段,准備進行冷滑、熱滑等調試試驗。
什麼是“熱滑”試驗?
經過前期限界檢測、無線通信、道岔狀態確認、冷滑、牽引變電站聯調、軌道線路確認以及接觸網送電等一系列的准備工作后,21日上午,18004號列車從御橋站緩緩駛出,開始了 “熱滑”試驗。
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供電分公司觸網檢修二部經理卞建峰表示,熱滑試驗是對接觸網系統的實戰檢驗,也是地鐵供電系統、車輛系統以及軌道系統運行穩定性的一次全面檢驗。經現場調試數據顯示:列車受電弓、接觸網、輪軌及車輛各項運行參數正常,達到試驗預期目標。而之前的冷滑試驗是在接觸網未受電的情況下,用軌道車牽引,檢查接觸網與受電弓之間的匹配情況。“在熱滑完成后,才能開展后續的一系列調試。”他表示。
航頭站至御橋站全長約15公裡,共設航頭站、鶴立西路站、下鹽路站、沈梅路站、繁榮路站、周浦站、滬南公路站、御橋站(與11號線換乘)8座車站。此次試驗分三個階段進行,列車分別以低、中、高三種運行時速往返試驗,列車通過三種時速變換運行對各項設備指標循環檢測,並在觀察窗上加裝攝像機,對接觸網運行狀況進行全程觀察。
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調度指揮室副經理潘睿文告訴小布:“熱滑完成后,才會進行列車信號的調試,再到各個系統的聯調聯試,目前各項任務都在按計劃推進。預計3個半月左右,可以完成18號線開通所需上線列車的調試。”
首次有木飾座椅,還有無線充電
據介紹,18號線列車採用全自動駕駛,為此,不僅安全等級最高,防火等級也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技術人員表示,列車在車輛控制軟件上設計了非常高的冗余,一般情況下不會因故障導致車輛停在隧道區間內。
環顧車廂,小布發現也有不少與眾不同之處。車廂內的座椅、扶手、設備箱採用了木紋裝飾,這是上海地鐵列車首次採用,給人以居家溫馨之感。車廂空調增加了側向出風,使出風更均勻,照明增加了隨色溫變化的功能,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時間會產生變化,比如冬天色溫偏暖一些,夏天偏冷一些。
每個車廂前端車門旁,還有一個無線充電的小托板,手機放上去后即可實現充電。不過,不是所有型號的手機都能實現無線充電,為此,在托板下方還設置了USB接口。
目前,18號線一期工程已封頂23座車站,盾構推進55公裡,鋪軌完成36公裡,年底通車試運營區段的航頭站——御橋站8站15公裡全面進入裝修及設備安裝調試階段。
18號線介紹
18號線全部為地下線,南北縱貫上海內環東側,沿線經過浦東、楊浦、寶山等3個區。
(來源:浦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