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秀出我自己
“楊貴妃的扇子有些打不開,我以為自己開反了,轉身時想再開,差點忘記接下來的動作。”走下直播舞台,蔡筱君心有余悸。本周末正逢“谷雨”,上海昆劇團推出“谷雨蘭韻·海上名家說昆曲”系列活動,在上昆與同濟大學共同打造“線上進校園”直播中,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學生蔡筱君搭檔上昆小生倪徐浩演出《長生殿·小宴》片段“攜手向花間”。
“這個楊貴妃有點高”“好像是男生”……蔡筱君一出場,便引來眼尖網友。人高馬大的他其實本行是京劇,演過《游龍戲鳳》李鳳姐、《大登殿》王寶釵,嘗試過梅派經典《穆桂英挂帥》《霸王別姬》。
首次“轉行”唱昆曲,還是上直播,蔡筱君直言非常緊張,“我隻聽過《牡丹亭》,這次連續兩天聽《長生殿·小宴》,聽到耳朵出現幻覺。京劇與昆曲行腔、咬字、進字都有區別:前者要求演員聲音有穿透力,用巧勁發出最有力的聲音,昆曲像江南水鄉,得有溫柔的勁。”
男生為什麼會學旦角?面對被問過上百遍的問題,蔡筱君見慣不怪,“我爺爺是戲迷,家裡挂著一張他演《霸王別姬》黑白照片。小時候,我還問媽媽,這是奶奶嗎?”蔡筱君偷偷把爺爺珍藏的兩把“虞姬”寶劍帶回家玩,“小學我唱過《紅燈記》,初中自學《梨花頌》,那時李玉剛特別火,我還分不清戲和歌。”
高中時,蔡筱君參加《超級高中生》,“節目特別有意思,主題是‘秀出我自己’。我表演《新貴妃醉酒》,戲唱得不好,隻能唱歌。”蔡筱君想過報考戲曲學校,由於沒有童子功“知難而退”,直到進入同濟大學,他才在學校戲曲社團正式開始鑽研京劇。
全國高校京劇演唱研討會上,蔡筱君憑借《霸王別姬》拿到第二名。10分鐘舞台表演花了他兩個多月,“學校找上海京劇院老師,教我從基本功開始練習,同時跟著《霸王別姬》視頻模仿。”同為旦角票友,蔡筱君還獲得同濟醫院副主任醫師李健親授,“李健師兄是張南雲老師和梅葆玖先生的弟子,他‘摳’戲很細致,講了好久。”
蔡筱君能唱,幕后化妝也一手包辦,“2018年,學校組織我們去意大利交流傳統文化。大家住在佛羅倫薩,第二天要到另一個小城市進行表演,必須很早起床,化好妝坐車過去,到達現場后再勒頭、穿衣。所以我在參加表演的同時,還學習了如何化妝、搗騰行頭,對戲服常識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蔡筱君主攻梅派,興趣卻異常廣泛,湖北電視台“大學生電視戲曲挑戰賽”中,他挑戰張派名作《望江亭》、荀派《勘玉釧》。在B站,他上傳演出小視頻,模仿趙燕俠、張火丁、史依弘等梨園名家,最新一條視頻是評劇《楊三姐告狀》,“戲曲博大精深,非常多元化。我學梅派,可荀派、程派、尚派也很好聽啊。評劇是北方劇種,方言味道足。我作為學表演的上海人,台詞是弱勢,學評劇能幫助提高普通話。”
雖然自謙“每次比賽和演出都是趕鴨子上架”,不過由於親身在演,蔡筱君剖析自己與表演頭頭是道:“《長生殿》有專業演員帶領我,仿佛他拖著我向前走,要演好昆曲角色的心理活動很難,和話劇有一拼﹔我個子高,上台必須收著點自己的腿﹔小嗓比大嗓強,因此我不敢多唱老生,怕把嗓子唱壞了。”
“很愛搞怪,同學們都叫我‘活潑的戲精’”,蔡筱君B站id叫“我不是雪姨”,“戲癮來了,不害怕,不露怯。”這幾個月,《鬢邊不是海棠紅》令京劇男旦被熱議,蔡筱君直言不諱,“‘鬢邊’唱腔好,化妝好,可戲味差了一點。男旦很酷,不需要沽名釣譽,與異裝癖、影樓風沒什麼關系。”
在蔡筱君看來,追逐獵奇話題的人,不了解真正的戲曲文化,不懂唱戲之難,“男旦、女旦、女老生、男老生,性別不是噱頭,唱得好就是好。我在B站傳視頻,從不用‘男旦’做標題。四大名旦,一步步唱出自己的風格,男生、女生,走下去都要靠實力,而不是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