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張自貿區管委會推薦“永居証”獲得者周虹:浦東是創業者最好戰場,也是最佳居所【我們的30年·講述】

2020年04月01日17:09  
 

開欄語:

30年前,黨中央作出開發開放浦東的重大決策。中國打出這張“王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30年光陰流轉,30年改天換地,浦東從一片農田變成一座充滿魅力的現代化新城。而立之年的浦東,正在朝著打造中國“開放旗幟、強國窗口、功能高地、治理樣板”的目標加速前行。回首來路,聽一聽在這片土地上奮斗過的人們講述過往的光輝歲月,感受我們這個時代的磅礡力量,我們將更加充滿激情地去面向全球、面向未來,奮力創造新時代浦東高質量發展的新奇跡。

在浦東,羅氏制藥中國總裁周虹是一個“傳奇人物”,身上有太多 “歷史第一”的故事:她所任職的羅氏制藥是第一家在浦東張江落戶的外資企業,也是首家在上海建立完整醫藥價值產業鏈的跨國藥企﹔而她,則是全國第一位經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推薦,獲得“永居証”的海外人才。

作為創立於1896年的全球制藥巨頭瑞士羅氏集團中國區掌門人,在她的帶領下,羅氏制藥一系列創新藥物正以“零時差”進入中國惠及廣大患者﹔斥資8.63億元的全新羅氏上海創新中心去年已在浦東落成,助力中國研發走向世界、服務全球。

周虹說,羅氏扎根浦東26年,既是浦東發展見証者、受益者、貢獻者,也成為了浦東改革開放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對創新奮斗者來說,浦東既是最好的戰場,也是最佳的居所。

我的“中國夢”:

盡早能讓中國老百姓

用得上、用得起全球新藥

1994年,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成立,成為當時進駐張江高科技園區的首家外資企業。前來剪彩的羅氏高層感嘆當時的浦東還是一片農田,基礎設施才剛起步,但堅信這裡是一個可以實現夢想的地方。

(1994年羅氏制藥簽約)

1994年底,周虹作為德國先靈的實習生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短暫工作。彼時,東方明珠電視塔的崛起與外灘建筑群相映生輝,年輕的周虹站在外灘眺望一枝獨秀的東方明珠,感受著被改革開放之火點燃的浦東熱力噴涌。

2011年,在不同國家工作和生活后,周虹堅定了回國發展的決心,回到中國。2015年3月,周虹接住了羅氏拋來的“橄欖枝”,任羅氏中國總經理。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當面試時,她提問:羅氏在中國最大的挑戰是什麼?羅氏集團的高層給出的答案是希望“創新藥在中國同步上市,患者第一時間用上新藥”,而這也正是周虹的一個中國夢。

”在我回國時,國人在奢侈品上的消費名列第一,新款蘋果手機能同步上市中國市場,而創新的藥品卻因各種原因晚於歐美若干年,每當想到這些,我總會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周虹說,“要讓中國患者能第一時間用上全球新藥,而且讓更多的中國患者用得起。”

在羅氏,有一款肺癌新藥被稱為“進博會寶寶”,因為它是在首屆進博會期間獲批在中國上市的,並基本實現了與歐美同步。在獲批46天后,就開出了國內首批處方,中國患者與歐美患者同步用上了創新藥。

(羅氏參展2019年進博會)

除了加速引進新藥進入中國,提高中國患者對創新藥的可支付度,一直以來都是周虹“夢想”任務的重中之重。自周虹來到羅氏后,帶領團隊攜手各方探索各種創新方式,為的就是讓中國患者用得起創新藥。

2017年,羅氏首次參與國家醫保目錄的談判,以最大誠意降價讓中國患者用得起創新藥。到2019年,羅氏已連續三年參與談判,前后有七款靶向藥通過談判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夢想正化為現實:

在中國創造更多

惠及全球患者的藥品

今年前三月,羅氏中國捷報頻傳:HER2陽性乳腺癌靶向藥物和腫瘤免疫用於小細胞肺癌治療的創新藥接連獲批,為中國乳腺癌和肺癌患者帶來新希望﹔此外,一款聯合治療方案獲得了國家藥監局優先審批資格,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獲批用於晚期不可切除肝細胞癌的一線、免疫聯合治療方案。周虹說,這正充分說明了中國政府在推動患者對創新藥可及性上的決心。

作為26年前最早進入中國的跨國企業之一,羅氏率先在上海建成了包括研究、開發、生產、營銷等環節在內的完整醫藥價值產業鏈。根據最新計劃,至2026年,羅氏將在華上市40款新藥和適應症。

業界共識,新藥研發是一個漫長、高風險、高投入的過程,從研發到上市需要10年以上時間,而且一款新藥研發的成功率往往不到5%。即便如此,羅氏還是不斷堅持創新,每年羅氏都將總收入的約20%投入研發。

在周虹的構想中,在中國的患者應當能第一時間用上國外的新藥﹔不久的將來,羅氏中國的科學家研發的新藥能走向世界造福全人類,將中國“制”造變為中國“創”造。

夢想正越來越接近。去年10月,投資8.63億元的全新羅氏上海創新中心在浦東張江落成,羅氏將致力於把上海打造成繼巴塞爾和舊金山后的全球第三大戰略中心。該創新中心正聚焦於研究與早期開發免疫、炎症及抗感染疾病領域的創新型藥品,也是羅氏針對乙肝的研發中心。

目前,羅氏上海創新中心擁有約150名科研人員從事藥物發現和早期臨床開發工作,且90%以上為本土科學家。最近,羅氏科學家在上海研發的乙肝新藥也即將進入臨床試驗的階段。

在羅氏上海創新中心內,實驗室的空間打破了傳統的方格矩陣式排列,周虹面對著這個靈活的流動型空間時,特別感慨地說, “過去在藥物創新研發上,中國還是一個跟隨者、追趕者,但將來,我相信會有更多藥物創新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誕生,中國在全球創新舞台上也將成為更大的貢獻者。”

“永久居留証推廣大使”

我和家人都很享受這裡的生活

出生在溫州,從12歲起,周虹就跟隨家人移居德國,曾在德國、英國、新加坡工作和生活。當決定回國后,周虹把家安在了浦東。

近十年間,她感受到海納百川的文化對國際人才的吸引,“越來越多的公司總部、研發中心聚集於浦東,此外,體育、金融、教育和文化配套設施也越來越完善。”周虹說,“我和我的家人都很習慣和享受在浦東的一切。”

在她看來,羅氏中國的強大與成長,與立足上海、浦東密切相關,不僅得益於上海和浦東良好的營商環境,也受益於浦東強大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效應,以及能不斷感受到的“自貿區速度”“浦東效率”。

特別在自貿區建立后,各項優惠政策頻出:羅氏在外資備案制、跨境雙向現金池業務方面獲益良多﹔總部企業政策的實施極大地支持了公司開展業務﹔上海食品藥品檢驗所對羅氏新上市產品也加快審批和檢驗等。

2017年,周虹成為了全國第一位經自貿區管委會推薦、獲得永久居留身份証的海外人才。回想起這個經歷,周虹對於“中國速度”贊嘆不已:從提交申請材料到拿到証件,僅用了兩個月時間。

此后,周虹還擔當起“永久居留証推廣大使”的工作,“拿到首証對我所在的外國專家社群產生了極大的正面激勵效應,后來又有幾位專家也申請成功,獲得了永居。”周虹說,“浦東新區還成立了全國首個海外人才局,推出了提高海外人才通行和工作便利的九條措施。這些政策的落地讓海外人才在上海的生活、工作更有獲得感,真正能在這裡安居樂業。我相信這些措施會極大地吸引和激勵更多的國際高端人才在浦東、在上海集聚,而人才對於生物醫藥的發展尤為重要。”

2020年會是一個讓人難忘的年份,不但因為浦東迎來了開發開放30周年,在一場疫情下,企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挑戰,也讓營商環境面臨“大考”。羅氏制藥的兩款原研藥被選為治療新冠肺炎的急需用藥,春節期間,周虹和生產線同事們在張江工廠加緊工作。

周虹作為一名在上海工作並生活的“浦東人”,感受到了浦東政府為居民和企業提供的切實幫助和服務:及時出台“浦東18條”等一系列援助企業的政策措施,同時各部門積極開展調研了解企業未盡之需,上門指導解決問題,優化防疫措施等,盡最大努力平衡抗疫和經濟發展。

羅氏在疫情期間先后捐贈了價值2800萬元的現金、藥品和物資。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公司就將庫存口罩捐贈給了疫情前線醫護人員。這給企業復工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口罩短缺,安全生產壓力較大。“獲知這一情況后,新區政府積極為我們提供口罩等防護物資的購買渠道,有效保障了安全復工復產。在這裡工作和生活,都特別安心。”周虹說。

周虹將浦東比做是一片研發引進更多創新藥物、探索創新方式,惠及全中國患者的“熱土”。

周虹說, 30年來的創新與探索,帶來了浦東今天的蓬勃與發展。作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試驗平台,祝福浦東繼續創造奇跡,開創開發開放新局面,用改革繼續書寫中國夢。

(來源:浦東發布)

(責編:陳晨、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