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

“原來採樣檢測一點都不可怕,非常感謝你們!”

2020年03月25日22:55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時間:2020年3月25日

地點: 上海市奉賢區臨時集中留驗點

記錄人:奉賢區胡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殷英

今天是我們三人小組在“臨時留驗點”第二次上崗,相對於第一次上崗時的忐忑不安、不知所措,我們已經從容淡定了許多,工作方面也能很好地拿捏。

上午,我們接待了一位從柬埔寨回來的中國籍朋友,我們很快幫他做好信息採集登記,在准備簽核酸檢測同意書時,他表現出害怕的神情,緊張地問:“是要插鼻子、插喉嚨嗎?這個會很難受嗎?我可以不做這個嗎?”於是我們給他做思想工作:“現在境外新冠疫情嚴重,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您有配合落實傳染病防控措施的義務。核酸檢測也是為了保護您及他人的身體健康,希望您能理解。也請您放心,隻要您配合,放輕鬆,採樣過程一般一分鐘左右,也不會有什麼難受的感覺。”經過一番解釋,他沒那麼緊張了,簽好了同意書,順利完成了採樣,並對我們感謝地說:“有你們的安慰,我就有了安全感,原來採樣檢測一點都不可怕,非常感謝!”

對於中國籍的朋友,我們的溝通基本上沒什麼語言障礙,但第一個晚班時接待南非入境人員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語言交流方面並不是很暢通,雖然最后通過蹩腳的英語、夸張的肢體語言驚險過關,或多或少還是在我們心中留下了遺憾,像個梗一樣刺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為更好地與外籍人士交流,三位加起來100多歲的大齡有志青年,臨時利用在崗空余時間學起了英文,利用手機軟件一起跟讀,志氣雖然很高,事實卻啪啪打臉,記憶力大不如從前,越心急越記不住,前學后忘真是太囧了。在這關鍵時刻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如果不能熟悉掌握此次調查相關英語單詞,就會造成與外籍人士溝通障礙,從而影響工作效率。

我們三個“臭皮匠”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把英語單詞變成中文諧音,如“康泰克”(contact)就是英語“聯系”的意思,以此類推,好記又幽默,一下子激起了我們學習的熱情,記住了幾個與此次調查工作相關的單詞,在下次迎接外籍人士時,我們心中就有譜了,辦起事來也更有底氣。

相信通過自己邊工作邊摸索,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提升自我能力,就能更好地完成信息採集工作,力爭實現零失誤,為疫情防控工作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責編:唐小麗、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