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以來,舉國上下同心戰“疫”,廣大青年用行動証明,新時代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寶山區檢察院的青年干警積極響應院黨組的號召和院團委的倡議,主動投入疫情防控,積極履職盡責,助力復工復產,展現了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青春風採和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篤定初心。
在這段“旅程”中,年輕的80、90后檢察干警們經歷了一場特殊的人生歷練,擁有了一段難忘的特殊記憶。本期雲端午間沙龍,就讓我們一同跟隨他們聽聽戰疫中那些令人難忘的人和事。
積極投身復工復產
徐自廣 第五檢察部
2月12日 寶山萬達廣場
城市在被短暫按下暫停鍵后,慢慢開始復蘇,各行各業也逐步有序復工復產。為了幫助企業做好防疫工作,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的困難,充分發揮民行檢察的職能,全力投入幫助企業依法有序復工復產的工作中。
這段時間,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參與我院聯合區市場監管局對寶山萬達廣場部分餐飲單位復工復產情況的調研活動。與我想象的不同,企業主沒有愁眉不展而是積極配合防疫工作,對復工復產也信心十足,讓我感受到在疫情面前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奮發有為的強大自信。
也正是因為受到這種精神的感染,我更積極地投入到民檢工作中,把在調研中發現的各類法律問題整理匯編,助力形成我院《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法律服務手冊》,以案普法,為企業復工復產貢獻檢察力量。
高沈怡 第三檢察部
3月5日 院遠程辦案工作室
疫情防控期間,在依法打擊犯罪的同時,更要結合企業復工復產需求,謹慎對犯罪嫌疑人適用羈押性強制措施,為疫情期間企業的有序經營營造良好的司法環境。日前,我協助召開了一場假冒注冊商標案犯罪嫌疑人的羈押必要性審查公開聽証。
雖然這場聽証時長僅一小時,但背后耗費了我和檢察官大量的心力。為了能在疫情期間順利開展“雲聽証”,從聽証前的設備調試,到聽証流程的擬訂,再到后續防疫預案的制定,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我們與市院案管處、區公安看守所及技術保障部門等多方匯報溝通協調,事無巨細,反復確認,直至聽証完成。
蔓延的疫情是一塊試金石,它檢驗著每一名檢察干警的成色,更堅定了我作為一名檢察青年向前輩學習極致工作態度的決心,以責任與擔當不負檢察之名,在工作中釋放自身最大的力量。
楊曄 第三檢察部
3月9日—3月13日 顧村保集e智谷工業園區
疫情已經得到較好控制的當下,保障企業復工復產成為我們近期工作的重點。年前我院在顧村保集e智谷工業園區內設立了企業法律服務工作站,為園區企業和員工提供檢察咨詢服務。隨著園區企業逐漸恢復生產,園區工作人員逐步回到工作崗位,許多因疫情而出現的法律問題急需得到幫助和解決。
作為一名青年干警,我第一時間報名成為了第一批工作站站員,為企業提供疫情期間的勞動合同、延遲復工、合同履行等咨詢,對拒絕配合防疫工作的刑事責任、生產銷售假藥劣藥、哄抬相關產品物價等刑事法律風險進行普法宣傳,得到了園區企業一致好評。
站好第一班崗僅僅是我作為檢察青年所能做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之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和我的戰友們一同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助推企業平穩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共筑防疫青春長城
羅凱 第一檢察部
2月10日—2月17日 羅店鎮四方村
我參加志願工作的地點是羅店鎮四方村外來人口管理站,當時正值外來人員返程的高峰期,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協助登記返程人員信息並發放出入証。
來往人流量大,還需要挨個解釋當下的政策,雖然工作內容簡單機械,但一天下來也非常消耗精力。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名年輕人因為合租同伴回滬,因此他必須進行新一輪的隔離,無法及時復工所以心情極為焦躁,現場溝通的氛圍有些焦灼。在連續幾次解釋溝通被焦躁的居民表示“聽不懂”“不接受”后,我的心情也變得有些不美妙。好在,我遇到了一位做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的“小師傅”。
她是社區的社工,在和群眾溝通方面很有兩把刷子,慢慢地我也學會了一些群眾更容易理解更好接受的語言和技巧,這對我以后更好地進行釋法說理工作幫助很大。對我而言,這次志願工作也是一次難得的群眾工作現場教學,受益匪淺。
洪靜雯 第六檢察部
2月18—2月23日 羅店鎮政府
疫情爆發以后,我每天都關注著和疫情相關的信息和新聞,醫護人員、愛心人士、海外同胞.......他們的奉獻精神和愛心舉措深深感動著我,我也想要為這次防疫獻上自己綿薄之力。建立黨員志願突擊隊時,我便第一時間報了名。作為一名黨員,又是年輕人,志願服務,義不容辭。
我服務於羅店鎮政府,負責收集匯總全鎮16個村(局)小組每天上報的情況,及時整理相關做法及問題,便於基層問題第一時間得到解決。
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上海防疫工作的顯著成效離不開居(村)委干部的辛苦付出。他們從春節開始連續兩個月連軸工作,默默堅守在社區,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門,是國家防疫阻擊戰的重要基礎。正因為有無數基層工作者的辛苦付出,才給了百姓滿滿的“安全感”。
作為青年人,我們有限的志願工作雖然微不足道,但當每一份微小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便形成了強大的力量和希望。
關春旭 檢務保障部
2月27日—3月4日 廟行鎮共康雅苑小區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當前疫情得到穩定控制的情況下,把好小區“大門”仍是最為關鍵的一步,這也是我每天的工作。手拿測溫槍,對每一位進出小區的居民重復著一句話“您好,給您量一下體溫,請出示您的出入証。”
大多數居民都能積極配合,但還是有碰到過少數人騎電動車強闖門崗的。對於這些人員我並沒有默認放行,而是大步追了上去,測量體溫“一個都不能少”!
對於群眾的不理解不配合,我也會覺得委屈,但同時也會耐心地和他們說:“既然我選擇來當志願者,那我就要做好我的工作,要對小區居民負責,如果你今天強闖進去,那對其他人是不公平的,都是為了大家的安全考慮。”
當然,最讓我難忘的還是素不相識的爺叔、阿姨的一句“謝謝,小伙子辛苦啊”,這不僅是對我工作最大的支持,更為我帶來了溫暖,同時也堅定著我做好社區“守門人”的決心。
(來源:寶山區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