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日 記浦東好兒女逆行武漢戰疫二三事

2020年03月23日14:33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網上海3月23日電 (唐小麗 周旭 張弘)疫情當前,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數以萬計來自祖國大江南北的抗疫戰士勇敢逆行、馳援武漢,其中也有上海浦東萬祥兒女的身影。王春軍、潘春鳳、徐思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奔赴江城,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職責所在,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呢?”

2月3日晚六點半,王春軍剛剛到家打開門,電話鈴聲就響了,“馬上集合出發!”王春軍來不及換衣服進門,接過妻子急忙遞上的晚餐,在門口隨便扒拉了幾口,便與家人匆匆告別,來到醫院和其他隊員們一起整理車隊、裝放設備。等到十幾噸的醫療器械和防護物資裝車完畢,時間已經是凌晨三點了。

王春軍是上海東方醫院國家緊急救援隊隊員。2月4日早晨7點,王春軍便踏上了前往武漢的征程。當天晚上11點多,到達武漢的王春軍和其他隊員們顧不上休息,便開始動手搭建方艙醫院外的工作場所,4個小時的不間斷工作,在所有隊員和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25頂帳篷終於搭建完成。這些帳篷主要用於存放醫療設備、救援物資、檢測防護物資以及醫護人員的辦公場所和更衣室,其中兩頂最大的帳篷用於醫護人員進出隔離和消毒。

剛剛到達武漢時,王春軍和其他隊員們幾乎每天都是連軸轉,全天候檢查存放物資的充氣帳篷是否牢固。面對武漢的第一場大雪,為了不讓大雪壓垮帳篷,隊員們整整一天時間都在清理帳篷上的雪。此外,他們每天還要對進出醫院的體檢人員、車輛、設備進行消毒處理,往返幾十公裡接送醫護人員,有時要忙到凌晨兩三點。

“面對疫情,說不怕那肯定是假的。但是作為一名救援隊隊員,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呢?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也從沒有后悔過這個決定。”王春軍說。

當王春軍聊到家庭的時候,聲音開始變得溫柔起來,對於支援武漢的決定,家人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王春軍說:“作為一名救援隊隊員,我們常年都要面臨各種各樣的任務,所以家裡的人都有思想准備。”

3月19日凌晨,王春軍和隊員們圓滿完成任務回到上海,開始為期14天的隔離。他說:“因為工作的原因,很少和家人團聚,我現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待疫情結束后,帶上父母、妻子、孩子一起走出家門,融入到大自然中。”

“一個月的時間對於人的一生並不算長,但這段不平凡的經歷讓我的人生更有意義,逆行很苦,但我們必須得去前線,那裡有更多需要被救治的人。我能為我的這段經歷而感到自豪。”王春軍說。

為了不污染防護服,她把嘔吐物硬生生咽了回去

2月6日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接到緊急任務,按照上級要求組建醫療救援隊支援武漢。短短2個多小時,一支136人的隊伍便組建完畢。而潘春鳳,就是這支“秒建”隊伍中的一員。

潘春鳳,是上海中山醫院心內科的一名護士。2月7日上午,她與家人匆匆道別,便同其他醫療隊隊員一起踏上了支援武漢一線的征程。

面對採訪,潘春鳳多次婉拒,她表示,“像很多人一樣,她只是做了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黨員應該做的事。”作為一名黨員,早在接到支援任務前,她就主動遞交了支援請戰書,也做好了面對各種困難的准備。

雖然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備,但當潘春鳳真正到達武漢,去到醫院救治一線,她發現還是低估了困難的程度。

潘春鳳所在的醫療隊支援的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這所醫院原是一所綜合性醫院,為了收治患者,短時間內改造成了傳染病醫院。改造后,雖然滿足了傳染病房三區(清潔區、污染區和半污染區)兩通道(醫務人員通道和病人通道)分隔的基本要求,但各方面條件還是相對欠缺,再加上醫院內護工、清潔員等人員不足,像潘春鳳這樣的護士,隻能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完成大量的清理、護理工作。

初來乍到,還面臨著一個與患者溝通的問題。面對這樣一群來自上海的“陌生人”,患者們起初並沒有輕易敞開心扉,有的年齡較大的患者習慣使用本地方言,造成了雙方交流的不便。對此,醫療隊的隊員們用自己的真誠和耐心慢慢感化患者,逐漸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和信任。“當患者真誠地對我們說一聲‘謝謝’時,瞬間就覺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了。”潘春鳳笑著說。

“其實最大的困難還是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潘春鳳還清晰地記得自己第一次進倉時的情形。那天,穿戴防護服、面罩、護目鏡……潘春鳳完成大大小小幾十道標准程序后進入倉內。由於緊張和不適應,在全身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設備的情況下,她不久就出現了頭暈頭痛等缺氧現象。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后,潘春鳳突然一陣陣胃酸泛起,出現了嘔吐的反應。第一次嘔吐,為了不污染防護服,潘春鳳愣是硬生生又咽了回去,但到了第二次,她最終還是沒忍住吐了出來。談起這段回憶,潘春鳳顯得有點不好意思,她說,那段時間是她感到最辛苦也是最難堅持的一段時間。

盡管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潘春鳳卻從來沒有為支援武漢的決定而后悔,她說:“雖然很累很辛苦,但這是我人生中一段彌足珍貴的經歷。如果這次沒有來支援武漢,我一定會遺憾一生。”

“我身體好、無牽挂,最應該沖在一線”

“在武漢好好干,好好照顧自己。”

“醫院有嚴格的防護措施,專業的,你們放心。”這是徐思敏臨行前與家人的對話。

徐思敏是上海華山醫院的一名年輕護士。身為95后的她,作為華山醫院第四批醫療隊的一員,於2月9日出發馳援武漢。縱有千般不舍,但對於徐思敏的選擇,家人還是給予了充分的支持。

談到支援武漢的初衷,徐思敏語氣堅定,“之前通過新聞報道和醫院傳達的情況已經了解到武漢醫護人員嚴重短缺,大量病人等待救援。作為一名黨和國家培養的醫護工作者,這個時候責無旁貸。我工作三年已經有了一定的實戰經驗,而且我年輕身體好,一個人沒什麼牽挂,是最應該沖在一線的。”

如今,徐思敏已經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ICU工作了一個多月。每天,她不僅要為患者提供擦身、喂藥、喂飯等基本護理,還要提供翻身、拍背、吸痰等專科護理,在倉內“全副武裝”,一呆就是4個小時。“每天的日程就是上班,回來洗澡、吃飯、睡覺,然后第二天接著上班。”徐思敏說,“說不累那肯定是騙人的。”

一個多月裡,面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護理,徐思敏經歷了不少“人生的第一次”, 而對於她來說感觸最深的一件事,則是剛入駐武漢同濟醫院時,成功搶救一名危急患者的經歷。當時,為了搶救這名患者,醫療隊員們眾志成城、各司其職,即使穿著非常厚重的防護服,行動不便,呼吸不暢,但大家都不願放棄,拼了命地搶救。最后,成功救回了這名患者。“在那一刻我意識到,我們是這場戰‘疫’的戰友,可以相互依靠、相互信賴。”徐思敏說。

在抗疫的最前線,徐思敏化身成為了一名守護人民群眾健康的“戰士”,但其實她也只是個長輩眼中的“孩子”。同很多“95后”小姑娘一樣,她也愛美,但她選擇了穿上那厚重的防護服,選擇了被口罩勒出道道壓痕﹔她也追星,她把自己偶像的名字寫在防護服上,用自己的方式緩解病房沉重的氣氛,為自己加油鼓勁﹔她也愛吃,在感到辛苦的時候,她會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等疫情過去,就去吃遍所有好吃的。

3月18日,湖北省新增確診病例首次降為零。“看到回去的希望了。”徐思敏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動態。當被問到疫情結束后最想做啥時,徐思敏說:“吃火鍋、燒烤、蛋糕、炸雞、奶茶……然后好好休息一下,有機會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圖片由浦東萬祥鎮提供) 

(責編:唐小麗、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