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3月16日電 (龔莎)今天下午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市科委主任張全介紹了疫情防控科技支撐的情況。
在藥物及疫苗研發方面,上海堅持“老藥新用”與“新藥和疫苗研發”並舉。“老藥新用”研究有序展開,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研究列入國家應急科技攻關專項。截至到3月15日,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累計入組184例,參與醫院21家。
同時,“新藥和疫苗研發”穩步推進。抗體新藥研發取得積極進展﹔通過178萬樣次化合物的篩選,得到了一批活性化合物﹔多路線部署推進的疫苗研發均取得良好進展,mRNA疫苗領域,已啟動靈長類動物毒理和藥效預實驗,預計4月中旬臨床試驗﹔病毒樣顆粒(VLP)疫苗領域,小鼠免疫實驗已產生特異性抗體。
在病原學與流行病學研究方面,上海科學家團隊分離出新冠病毒毒株,為診斷技術的快速推進和藥物疫苗開發奠定基礎﹔上海病毒學和流行病學的專家依托P3實驗室開展學科交叉研究,著力破解病毒特性與傳播致病機理。流行病學研究團隊圍繞新冠肺炎的傳播模式、發展和擴散趨勢等,持續開展研究調查,並就本市疫情傳播趨勢、返城人群疫情防控、輸入性疫情防控等方面研究提出應急預案和對策建議。
在內容創制方面,市科委圍繞“科學防疫”“心理疏導”等主題,發揮科學家、醫務工作者和專業科普機構作用,向公眾發布科學防護、科學生活的倡議和共識,以權威聲音回應市民關切。此外,各類科研單位、科技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目前,上海承擔各類國家和本市重大創新項目和工程的科研單位已全面復工,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復工率達96%。
張全表示,下一步,市科委一方面“聚焦當前”,進一步強化協作攻關,加快推進藥物、疫苗等重點任務研發進程﹔另一方面“著眼長遠”,統籌各方優勢科技力量,開展平台能力建設,完善應對重大和新發突發傳染病的科技協同攻關體系,著力提升預防和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