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短情長!15歲小女孩在日記這樣描寫身在防疫一線的父親

2020年03月12日11:27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生命重於泰山,時間就是生命。一線干部、工作人員、志願者們都放棄了休息,連續作戰。他們爭分奪秒,隻為能及早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抒寫了一篇篇“舍小家為大家”的動人詩篇。

今天小編收到一篇日記,出自一位名叫張樂瑩的初中生。她的父親是羅店外口中心羅溪村工作站社區綜合協管隊的外口隊員。讓我們一起看看一線工作人員的家人們又是如何看待這群“早出晚歸”的“逆行者”的。

在2020年的年初,一場疫情打破了春節時的喜悅與喧鬧,帶來了易傳染的病毒,消散了即將來臨的春季的春意盎然。然而,總有這麼一群人,他們雖然在平日裡很普通,卻在疫情爆發時,立即前往前線,或者堅守自己的崗位。他們堪稱是當前最美的逆行者。

其實,逆行者有很多。這段時間裡,白衣天使在黑夜中收拾行李,戴上口罩,告別親人,義無反顧地前往武漢,穿上厚重不透風的防護服奮戰在隔離區裡﹔外賣小哥風雨無阻,給每戶送去溫暖與食物﹔火神山工地上的工人們犧牲休息、睡覺的時間,馬不停蹄加快建設﹔老師們堅持網絡授課,督促關心每一個孩子的學習情況。“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也許以上的人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遠,但在我的身邊,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位剛進社區外來人口管理中心工作不久的外口隊員。平日的工作是記錄村、鎮外來流動人口信息。疫情初期,我的爸爸就開始奔波於每家每戶,詳細地記錄每家人以及外來人口的信息。他每天早上七點左右出門,到達單位就開始忙碌,直到晚上吃飯左右才回來。有時還需要加班,甚至在寂靜的夜裡還要再去單位。至今仍日復一日地沖鋒第一線,我知道,他在平凡的崗位做著不平凡的事情!

早晨,太陽躍出灰蒙蒙的海面,火紅色的陽光立刻將天空照亮,拉開了今天的帷幕。爸爸一進單位就馬上投入工作,他戴上兩層口罩,帶著記錄的紙筆,走街串巷,挨家挨戶,溫和地詢問著每一位常住人員與房客,核查居住信息,返滬人員信息並詳細仔細記錄,檢查以免漏掉人。幾個小時下來,爸爸的臉頰兩旁有點輕微的被口罩勒出的痕跡,細細的汗珠留在爸爸的頭上。但是爸爸的眼神中氤氳著光彩,閃耀。

傍晚,天空開始淡去了那火紅的帷幕,太陽逐漸消失在地平線上,把照亮天空的職責給了月亮。爸爸回來后,我問他:“辛苦嗎?” “不辛苦,為保障大家的正常生活值得!”爸爸總是這般雲淡風輕地回答。晚飯后,他又開始在電腦上打字,按照他記錄的匯總,制定表格。爸爸坐在電腦桌上,他那認真的眼神,不禁讓我有所感觸。

《人民日報》上說:“英雄,就是普通人擁有一顆強大的心。”在疫情的面前,逆行者們堅守崗位,執行他們的使命,為我們開辟道路,給我們帶來希望。你們是最美的逆行者!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愛國,愛著中國!我相信這場戰役我們會勝利!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張樂瑩

生命重於泰山,時間就是生命。外口協管隊員們的排摸數據格外的重要,越早排查清楚返滬人員的情況,就越早為防疫工作提供精准數據。自1月26日接到上級通知起,羅店鎮羅溪村工作站社區綜合協管隊的外口隊員張耀忠積極主動投身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他主動配合村居守住社區這道防線,堅守崗位排摸清楚人員信息,做好返滬居民的登記、發放出入証工作,堅持第一時間更新來滬人員信息數據庫,做好“來登去銷”工作。隨著疫情的聯防聯控工作不斷推進,他又從最初排摸重點地區及途經重點地區的人員,擴展到地毯式排摸工作,每一戶,每一人都做好聯系記錄。為此,忙碌工作的他已經一個多月沒跟女兒共進一頓晚飯。

致敬“逆行者”,祝願你們早日凱旋!

(供稿:寶山區月浦鎮)

(責編:實習生、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