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

出院后,老李特意送來了《清華學堂》速寫簽名照

2020年03月10日18:16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時間:2020年3月10日

地點:武漢市金銀潭醫院

記錄人:上海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奉賢區奉城醫院 方士華

37床的老李是七十年代的清華大學生,退休前曾是武漢一所著名的設計院院長。

老李2月初入院,當時正值疫情爆發高峰,疫情迅速蔓延,每天的新增確診人數直線上升。武漢原有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病人們情緒低下,生死未卜,整個城市籠罩著不安的氣氛。在上海醫療隊的救治下,病情得到了控制並逐漸好轉,於2月底出院。

老李說,住院期間,他親身感受和親眼目睹上海醫療隊員精心護理每一位病人。他的“鄰居”36床那位老伯年老多病,智力下降,聽力也不大好,確診新冠肺炎后,情緒一度低落,在治療護理過程中,有時會消極、不配合。我和我的戰友們都耐著性子,開導他:您的親人都等著您健康出院,闔家團圓呢!一定要快點好起來啊!在我們每天的關心問候下,老伯慢慢願意配合我們的工作,聽話地完成打針吃藥和測量生命體征等護理工作。元宵節,我們為老伯送來了象征團圓的元宵,鼓勵他與病毒做斗爭,祝福他早日與家人團聚。

這一幕幕都被老李看在眼裡,他感慨道:你們一個人分飾三種角色,既是護士,又是護工,更是親人,事無巨細,體貼入微,讓患者體驗了上海一流的醫療護理水平。特別是你們第一批上海醫療隊,就像排雷兵一樣,積累了很多的治療護理和防護經驗,排除醫務人員感染風險,更像是鋪路石,讓后續醫療隊大部隊,可以放心大膽地、風險可控地進行治療救護。

前幾天,老李特意請清華大學高冀生老教授,把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清華學堂》速寫、著色后簽名,拍了照片,送給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表示對醫療隊救命之恩的感激。在高老先生的提詞中,他寫道:誠請李三林學友轉達慰問,望每位白衣戰士能看到,收到,繼續加油!並想通過我讓更多的人看到他的慰問。高老先生時年83歲,感觸這次疫情中,我們中華民族展現出的團結,堅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組建的醫療隊的專業技術和奉獻精神,不禁向武漢戰疫白衣戰士致敬,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專題聚焦】戰“疫”日記——“我們一定能贏!”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