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天:同心戰“疫”,共同點亮這顆“星”

2020年02月26日13:28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2月20日凌晨5時07分,由上海航天局抓總研制的長征二號丁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四顆新技術試驗衛星送入太空。

今年春節,新冠肺炎肆虐神州大地,但卻擋不住上海航天局衛星人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腳步。新年伊始的這場成功發射,讓無數國人大喊“提氣”。

早在大年初六,上海航天局新技術試驗衛星發射試驗隊如期從祖國各地再次奔赴位於大涼山山溝裡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為中國航天的庚子首飛做最后的准備。

本次上海航天局抓總研制的兩顆新技術試驗衛星應用了不少新的技術、新的器件,實施了新的研制流程,不少隊員都是第一次進場的“新人”,疊加受疫情影響,副隊長、一名總師助理以及部分分系統骨干、大部分載荷單位人員須在家自行隔離,原本69人的試驗隊伍,最后僅40多人能夠在春節后進基地執行任務。面對技術難度大、崗位人員不齊、疫情形勢嚴峻等不利因素,為航天事業奮斗了30多年的試驗隊隊長沉著應對,組織項目辦對發射場任務再策劃、對人員崗位再分配,高質量完成了發射前的各項准備工作。

勇擔責任,崗位是最好的試金石

受疫情影響,型號總師助理兼發射場陣地副組長因隔離未到期不能如期歸隊,組織型號總體及各分系統開展衛星狀態確認以及與發射基地的技術協調成為崗位空白。作為型號總體主任設計師的顧桂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知道崗位責任重大就主動請纓,組織總體及12個分系統崗位開展狀態恢復、電測、狀態確認、加注、轉場、聯合總檢查等一系列工作,並對結果進行最終確認、把關。最終以“零問題”高質量完成了發射前的各項准備工作。

這是顧桂華第一次作為型號現場技術負責人,獨自承擔整星總體及各分系統狀態確認工作。當提到臨時承擔這個崗位工作責任很大時,顧桂華說:“總體無限責任,作為總體設計師,越是在困難的時候,就越是要扛起來,這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

左右開弓,沒關系這是我的老本行

1月30日,812所型號指揮趙紅帶著她的5名骨干隨試驗隊一起踏上奔赴發射場之路,但總裝工藝、調度等崗位人員卻因為疫情影響未能到崗,影響到了型號后續任務的按期推進。就在此時,工藝出身的趙紅挺身而出,一句“我來吧”,看似輕描淡寫卻底氣十足,毫無怨言地主動接過了所有的擔子,既要負責總裝技術工作確保“無差錯”,還得盯著每一項任務的進展確保“零延誤”。

“說到做到”向來就是趙紅的一貫作風,基地協調、現場跟產、梳理操作和疫情風險、組織前后方雙想等等,就沒一個閑的時候。在戰“疫”背景下,時刻關心隊員的身體健康狀況,督促隊員進行各種室內鍛煉、娛樂活動,保持愉悅的身心,健康的體魄。隊員們都說,趙姐就是我們的“定海神針”。她總是笑著說:“我們是團隊,團隊就需要擰在一起。”

心系我星,在發射場當好“守星人”

本次衛星發射任務正巧橫跨春節,試驗隊按計劃在1月18日返回上海,總體副主任設計師陳荷博士主動申請值守發射場。有人問,大過年的你不盼著回家和父母家人團聚一下麼?她點了點頭說:“快過年了,大家都想著能回家看一看、聚一聚,這時候讓誰不回家都挺難。正好今年我父母和公婆都不在身邊,隻需要搞定老公和兒子就可以了,你們就安心回去吧,這裡的事交給我就行。”

其實她心裡藏著一個更大的“秘密”,這是她參與研制的第一顆星,也是她即將實現的入職之初的夢想,所以要親眼看著“它”從一個課題發展成為一顆星。她說:“將來老了,回憶起來能說天上有我做的一顆星在閃耀,是莫大的榮耀,此生再無遺憾了。”她視這顆星為自己的孩子,舍不得離開半步,見“它”即將飛天,希望留下來能多陪伴幾天。

大愛無言,用成功實現最深情的告白

大年初六,凌晨4點10分,試驗隊資料員顧劍萍在家中默默吻別了仍在睡夢中14個月大的女兒。這是半年內,她第二次離開女兒,在去年10月6日才剛剛完成了近2個月的進場任務,忙碌的工作讓她對女兒充滿了虧欠。母親的一句“放心,女兒交給我們”,讓顧劍萍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2月4日下午,母親的一個電話打破了顧劍萍日常工作的平靜,與她朝夕相處的外公病危。瞬間淚如雨下,獨自躲在集裝箱后哭了很久。可這時任務已經進入關鍵階段,如果請假回去,即使安排同事來頂崗,也需要繼續隔離,勢必影響試驗任務。“肯定有遺憾,但我回去也做不了什麼。”她帶著紅腫的雙眼投入緊張的工作中,“用成功告慰外公。”

他們4人只是試驗隊的一個縮影:有人臨危受命,有人老驥伏櫪,有人獨自負責四個分系統,有人以一頂四卻毫無怨言,他們用實際行動闡釋了航天人無私奉獻與以國為重的誓言﹔正因為他們的奮斗,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型號任務攻堅戰,才顯得底氣十足。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