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醫學觀察點裡的日日夜夜,向逆行者致敬!

2020年02月19日23:28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網上海2月19日電  “新冠肺炎”期間,位於朱家角鎮的青浦區第三家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在一線醫護人員、區CDC的指導老師24小時守護下,隔離點醫學觀察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安排妥當。

這裡很安靜,工作人員各司其職,井然有序。早八點交班。清點物資,出班組向接班組交代重點觀察人員的健康情況,交代工作中的注意事項。一日兩次測量並記錄隔離觀察者體溫,詢問呼吸道症狀,心理狀況。接收新進隔離觀察者,詳細了解隔離觀察者健康信息,近期出行史,接觸史等。通常是凌晨時分,醫務人員依然在夜幕中工作…….

了解了集中隔離點的日常,來說說駐點工作人員的故事吧。

故事一

防控任務很繁重,每天上級下達的工作提示越來越多。作為臨床一線,既要保証門診診療,又要參加中心各類衛生應急保障,人手極度緊張。這一天,原本安排駐守觀察點的醫生被臨時抽調去參加道口醫療保障,工作的突變給醫務科長帶來了諸多統籌排班困難,此時方醫生,接到“召回令”后就連夜趕來直接投入工作。當值那晚,他和護士從凌晨2點開始陸續接收被觀察者,測體溫,健康登記,簽署承諾書……一連接收了17個隔離觀察對象,一直到天亮都沒有合眼……

故事二

這一班,葉醫生剛接收了一位新的觀察隔離者。正准備脫卸防護服時,收到道口通知,准備接收下一位。誰知,由於各種原因,觀察對象遲遲未到。特殊時期,各家醫療點的防控物資都空前緊張,一次性防護服變得異常珍貴。防護服一旦脫下后就不能重復使用了,穿著被污染的防護服又不能進入室內清潔區。葉醫生舍不得再消耗一件本就稀缺的防護服,就這樣穿著單薄的防護服在寒冬的室外等候了一個多小時。這一天,上海的氣溫-3℃……

故事三

14天“與世隔絕”的生活,給被觀察隔離人員帶來很大心裡負擔,他們常常焦慮和不安。每一位觀察對象,都有各自不同的來(返)滬出行史。醫務人員盡可能仔細詢問觀察對象的出行記錄。在文件規定范圍以及明確佐証(航班、車次號)的前提下,為觀察者明確解除隔離時間。盡自己最大能力安撫被觀察者焦躁的心情,盡可能滿足他們生活的需求。

誠然,這場浩蕩的疫情阻擊戰中,平凡的基層防控工作比不得疫區一線那般驚心動魄,然而,每一個社區醫務工作者,都在盡力用心把這“平凡”做到最好。

面對疫情,一線醫務工作者如是說:

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形勢,我們醫務人員更應該義不容辭的承擔起責任——方特

認真地詢問接觸史,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之處﹔和善對待觀察人員,讓他們像在家一樣安心——陳嫻嫻

對醫學觀察者既同情又無奈,既緊張又重視——徐艷

醫學觀察點的工作猶如急診間,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送來隔離人員,隨時整裝以待,夜間和衣而眠,一有任務,第一時間奔赴——葉新

注意和觀察者溝通技巧,使他們安心隔離觀察﹔工作中要膽大心細,科學擔當,細節決定成敗——徐言民

說心裡話,去隔離觀察點我也怕,但是疫情當前,任何理由都不是理由——陸曄

非常時期,醫務人員通常是前一天24小時值守觀察點,第二天又要匆匆趕回醫院繼續門診。連軸轉的工作,卻不曾聽到一絲抱怨。

希望這裡每一位隔離觀察者,都能像在家一般安好——為此,我們願意竭盡全力。沒有一個冬天不會被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願春暖花開,國泰民康。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