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月11日電(記者 曾書柔)當全中國上下一心,每個人都在為戰勝新冠肺炎疫情做出自己應有努力的時候,西方媒體和社交網站上各種有關中國新冠肺炎的虛假新聞和夸張謠言卻甚囂塵上。許多不明所以的外國人受此蒙騙,對中國有了許多誤解,甚至出現恐慌和仇恨言論。對此,一些在中國學習的外國留學生們,開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予以反擊。
浙江大學攻讀教育技術學博士學位的馬朗是一位來自也門的留學正。他的親朋好友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了一些關於中國疫情的圖片和視頻,十分擔心他在中國的生活。然而,馬朗發現,那些圖片和視頻,要麼是從影視作品上截取的張冠李戴的片段,要麼就是正常的照片被加以臆測性和夸大性的備注。
“比如前一陣子那些被冠名‘鬼城’的照片,說明了他們對中國有多不了解。”馬朗寫道:“一些照片拍到了關閉的商鋪、空蕩蕩的街道,就被一些人拿來當証據,指中國許多城市成了‘鬼城’,這包含了惡意和無知。一方面,春節期間,中國許多人口輸入型的大城市,都會顯得比平時冷清許多,因為許多外地人都回家過年了。另一方面,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人們聽從政府的建議,減少出門,這反而是中國動員能力超強的一個側証。我敢說,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能像中國一樣做到令行禁止,民眾配合度如此高的。”
對於“末日搶購”的說法,正在湖南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的艾克拉姆也用他的所見所聞進行了批駁。“超市裡食品、日用品供應齊全,價格如常。作為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我們沒有被遺忘,相反,社區還會特意關照我們,生怕我們看不懂防疫指南。我還看到許多無私的人,有的盡自己所能捐贈物資,有的擔任志願者,每一個人都在為這場抗疫斗爭做貢獻。現在的確是一個艱難的時刻,但遠未到絕望的時刻。”
寧波大學留學生哈姆扎則結合他的專業,將其觀察到的科技服務抗疫行動的細節傳遞到外界。他說,許多沒來過中國的人難以理解,在中國,哪怕足不出戶,利用一部手機,我們就可以完成採購日常生活用品、了解小區附近疫情、定位離我最近的定點醫院。他說“外面的人因為不了解中國而產生誤解,我們的任務是介紹中國,消除誤解。”
在國外社交媒體上,還流傳著一些牛頭不對馬嘴的照片和視頻,比如街頭散落的無人認領的尸體等,用以說明中國疫情的嚴重性和治理的無序。馬朗說:“那些是故意從影視作品中截取的片段,用虛假的信息來造謠中國新冠肺炎致死率高,是惡意十足的。有人故意這麼做,就是要引起國外的恐慌,抹黑中國形象。”
馬朗認為,所有人都應該保持警惕,不能落入西方媒體的陷阱。越來越多的証據表明,流傳在社交媒體上的許多謠言,都與西方媒體假新聞上的論調不謀而合。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傳播謠言的人,基本都沒來過中國,他們要麼出於無知,要麼別有用心。每個人都應該理性一點,冷靜一點,避免被煽動和蠱惑。
艾克拉姆認為,在中國努力控制疫情,使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免受這一流行疾病威脅的時候,卻有一些國家,出於敵意,有計劃地指揮媒體機器發布虛假信息,企圖以此打擊中國的經濟利益。他認為某些國家的行為是反人道主義、毫無人性的,他說,“在全球化時代,每個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中國經濟一旦真的因此受損失,世界上其他國家也難以避免受到波及。中國變好了,世界也會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