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上海經濟兩個6%,超越“快”與“慢”的領跑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謝衛群

2020年01月18日09:05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15日開幕。有關上海的經濟增長,又一次引入注目。

上海市市長應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2019年,上海全市生產總值預計增長6%以上。在介紹2020年工作目標時,他還說,全市GDP的預期為6%左右。2年2個6%,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上海經濟增長連續6%,怎麼看?放在全國和全球視野來看,大江東工作室認為,對於上海的發展,真不能僅用“快”“慢”來評價。

大會現場。 謝衛群攝

從獨唱到齊唱,上海GDP被超越已成常態,這是中國經濟發展不斷均衡的結果

2018年,上海的GDP總量是3.26萬億元,人均突破了2萬美元。如果以6%的增速計,2019年上海的GDP總額約為3.46萬億元左右。這一數據不低。

就在上海召開人代會的同時,其他省市也在陸續召開人代會。有些省市的GDP相當耀眼。橫向看看,很有意思,各地發展並不均衡,漸有分化趨勢。搶眼的,多半還是在珠、長兩個三角。

排在首位的算是廣東。1月14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預計2019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0.5萬億元以上、同比增長6.3%左右”。這是中國第一個GDP突破10萬億的省份。10萬億是什麼概念呢?它超過了澳大利亞的GDP,也超過了瑞士的GDP。一個省的生產總值相當於一個發達國家,這是中國的奇跡。

不止是廣東。2019年江蘇省地區預計生產總值增長6.4%左右,總量可望達到10萬億元左右。這是又一個可能進入10萬億俱樂部的省份。同在長三角的浙江也是表現搶眼:2019年,浙江經濟同比實際增長6.8%,完成的名義GDP突破了6萬億元。

而中部的河南省和湖北省也是表現不俗。河南省2019年的GDP預計突破5萬億元,增長7%以上﹔湖北的GDP則首次突破了4萬億元,預計增長7.8%左右。湖北省成為國內第七個正式進入“GDP4萬億俱樂部”的省份。這兩個中部省份比東部的增長幅度明顯更高。

這是一個很清晰的趨勢:上海經濟在領頭了相當長時間后,GDP總量正被一個個省份超越,且已成常態。

這對上海是壞事嗎?當然不是。

往更早回溯。1949年,上海GDP總量為36.7億元,此后,一直領先於中國其它省份,獨唱了多年。1978年,上海GDP總量佔全國的1/8,上海對全國的財政支持力度,不負“長子”之名。改革開放之后,全國爭相發展,上海依然名列前茅,但佔比走低:以2019年全國GDP100萬億規模計,上海佔全國的比重下降為4%不到。很明顯,中國經濟自然是更好了,也日益均衡。從獨唱到齊唱,這正是中國經濟活力迸發的一大特色。

在這一日益均衡的過程中,上海貢獻更加巨大的,是先行先試的勇氣與擔當,推出了N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從浦東開發開放,到自貿區試驗,一系列的先行先試,排頭兵效應,給中國經濟發展注入了許多新的思維與活力。這不是一兩個增長數據可以概括的。而全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反過來,又為上海帶來了新的機遇,提升上海服務全國的能級。相輔相成。

全國改革開放的”軍功章”,有上海的一份。從這個角度看,無論是6%的增長,抑或是比6%的增長還低,都不會是上海經濟的問題。

行壓力與競爭加劇並存,上海仍在破解“加分難題”:高質量發展與轉型發展並駕齊驅

上海經濟發展的重點在於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並不斷保持。

其實,無論是哪個時期,上海的經濟都不是在一番風順中成長起來的。每一個時期,都有每一個時期的難題:上世紀90年代的去紡織產能,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的率先轉型,都是”壯士斷腕”。眼下的上海,轉型還沒有完成,新動能還在形成,又增加了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上海市市長應勇用了一句話來概括:“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這句話很有深意。

從國內來看。大規模減稅,給上海帶來的短期增長影響明顯。長寧區委書記王為人代表談到,過去,上海的稅收增長都超過了GDP的增長。2019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僅為0.8%,這樣的情況下仍要保持增長,這是有難度的,因為大規模減稅降費總額超過2022億元,影響地方收入增幅達到了11個百分點。“這種情況下,上海經濟依然保持6%以上的增長,真的難能可貴”,王為人說。

與此同時,外部環境仍在不斷發生變化,不確定性增加。更突出的是,由於各地區發展意識、爭先意識不斷增強,國內各省市之間的招商引資、人才引進競爭加劇。

“在不確定環境中增加確定性!”這成為上海市的選擇。

自貿新片區、科創板、長三角一體化和進口博覽會,成為上海的新目標新使命,也正在形成新的優勢。‘“三大任務、一大平台’,五大中心建設、四大品牌建設都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上海的新優勢正在集聚”,上海市副市長陳群代表說。

鬆江區委書記程向民代表談到,“以長三角一體化為契機,G60科創走廊逆勢增長,增長動能正在向創新驅動切換。上海發布科創中心條例,這將使科創煥發出新的活力。上海科創的自信心將進一步增強。”

“從市長的政府報告中,我們還是非常受鼓舞。科創板的開市為科創企業帶來了利好”,科創板上市企業——昊海生物總經理吳劍英代表說,不到半年,70家企業成功上市,讓企業籌得824億元,打造服務全國科創企業的融資服務平台,這就是上海的新優勢,這種優勢應該不斷擴大。

提高經濟密度也是上海增長的空間所在。嘉定區區長陸方舟代表談到,嘉定經濟的特色是汽車產業,但是,經濟密度明顯不夠。6個汽車產業園區5個園區的密度低於全國同業水平,改善這些狀況都大有文章可做。

浙江企業家子女上海求學?上海經濟增長的“風景面積”還將擴大

經濟增長的增速是需要量來支撐的。如何挖掘出增量,這是上海經濟的基礎。

“著力推進供需兩側同時發力”,這是上海市政府報告中的新提法。“以往大家談供給側改革的多,提需求側改革的少,其實,供需兩側同時發力,這才是良性互動。從這個角度看,上海經濟的潛力還是巨大的” ,上海市服務業協會會長鄭惠強代表以為。

在長寧組的小組討論會上,鄭惠強講了一故事,引發在場的代表深思。他談到,今年開年的第一第二個工作日,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到走訪了四家企業。按照事前約定,和領導的座談,企業隻要提供三張紙,第一張紙介紹企業,后面都是提問題。在湖洲一家企業走訪時,車俊問企業有什麼問題,這家企業的領導說,最難辦的是引進人才的子女就讀難題。

聽到這裡,車俊立即表態:沒問題,杭州的學校我幫你解決。沒想到,這位企業家回答說:杭州的學校不去,他們都要去上海讀書。車俊聽了想了想,回頭看著隨行的科技廳廳長交待道:這件事你負責在上海落實。

鄭惠強講述這個故事后說:這個故事表明,一個地區好的營商環境沒有止境。好的營商環境,重要的是企業家要有信心、能安心。這需要政策透明、公開、連續,同時,服務還要服務到點子上和需求上。

鄭惠強說,浙江企業家子女求學的需求,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上海的服務業大有潛力,應該全力以赴提高服務能極。

上海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保持了6%的增長,這很不容易。但是,在新的一年外部環境還不確定的情況下,繼續保持6%的增長依然是個有挑戰的難題。在服務業領域開拓增長點,是個客觀可行的思路。

上海服務業的總量已佔GDP的70%,但是,服務業的能級還不夠,提升潛力仍然巨大。把上海放在全球的視野中看,上海服務空間巨大。金融是上海服務領域的領頭羊,但是,上交所的總市值還隻有美國的1/5,還有巨大空間。擴大開放,做大做強金融服務業時不我待。

教育、醫療領域,同樣大有作為。上海的教育與醫療已有相當的優勢,而且這一領域在中國其它區尚不具備與上海相比的實力。上海市副市長宗明代表談到,上海醫院的新生兒母嬰死亡率已成全球最低,甚至做到了極致,顯示了上海醫療服務的潛力。

置於全國、全球來思考上海服務業的發展,不斷擴大上海的優勢,上海還將形成更多更大的“上海競爭力”,上海經濟的“風景面積”仍將擴大。

上海,下行壓力與競爭挑戰並存,增長依然可期。

(責編:鄔迪、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