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人類共同命運”:一個復雜的捆綁體

萬旋傲(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020年01月03日17:44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過去500年裡,科技被認為是徹底改變人類命運的一場革命。科技將人類帶到了阿拉莫戈多(引爆第一顆原子彈),科技也將人類帶上了月球,科技經過反復的証明,讓人類堅定地信任“科技能提升人類能力”。與此同時,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顛覆,也出現了科技異化及其負效應,使人類一度陷入生態主義和人文主義的困境之中。“科技”與“人類共同命運”這兩個話題成為了越來越復雜的捆綁體。

正如海德格爾所說,“技術的本質不是技術性的”。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生活千絲萬縷的交叉聯系,使一直在正面碰撞的科學家、哲學家和社會思想家們都面臨一個共同的轉向,即從“知識論”向“生存論”轉向,讓技術和狹義的理性主義都重新回歸到生活世界,以現實的人類命運為著陸點。盡管胡塞爾的現象學方案、馬爾庫塞的大拒絕方案、哈貝馬斯的交往理性方案、海德格爾的此在存在論方案、馬克思的歷史生存論方案等當代活躍的代表性思想,都在力圖反思理性及科技的限度,反對科學技術的意識形態和人文主義副效應問題上尋找解決方法,但所有人都意識到,科技已逐漸成為人類信仰,科技發展的步伐不會停止。

這兩年,世界科學界的一個重要事件就是,一大批諾貝爾獎得主和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麥克阿瑟獎、菲爾茲獎得主,匯聚組建成立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每年定期在中國上海召開“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這一消息令世界矚目。2019年10月,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就“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這個主題展開了深度對話,世界最強大腦不僅針對宇宙、空間、航天、光子、氣候、能源、生命、細胞、基因、癌症、

神經、信息等話題的重大進展展開腦力激蕩,還直接關注和討論了科學的未來、邊界限度、倫理規范、人文主義意義、年輕科學家培養等若干問題。這一重大活動,不僅為舉辦地上海建設科技資源配置樞紐提供了機遇,為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帶來了機遇,也為世界科技事業的進步發展提供了有利的開放平台,更引領了世界緊密關注科技的步伐正在走向哪裡,人類共同命運正在走向哪裡,為謀求人類福祉、建設人類科技命運共同體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

【案例鏈接】

新科諾獎得主將飛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腦洞大開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