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他们同上一堂课,共话“我”眼中的“人民城市”~

2024年11月06日16:59 |
小字号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11月4日,一场关于“人民城市”的宣讲活动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举行。青年群体、市民朋友与大中小学生齐聚一堂,共上一堂别样的大中小思政课。

生动讲述,勾勒人民城市的模样

人民城市藏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社交场景里。

在上海,不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事例有很多。本次主题教育活动,来自长宁、杨浦学校的一线工作者,现场讲述他们切身体会到的人民城市建设生动案例。

大屏幕上,一幅幅图文铺展开一段段亲历过的奋斗故事。分享嘉宾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荣光,娓娓道来的语言勾勒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生动模样。

“我只想有个家,再小也不怕。”朴实无华的话语让金牌调解员李阳阳心酸又难忘。为了解决好独居老奶奶的住宿问题,他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努力,让本来矛盾重重的一家人握手言和,让老奶奶得以如愿安享晚年。“我想,个体的幸福就是人民城市的缩影。这也激励着我在基层工作中不忽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李阳阳真切地说道。

社区是城市的缩影,人民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人民社区的打造。担任小区业委会主任的青年律师张烨石发挥专业优势,为“罢工瘫痪”的小区规范业委会选举流程、完善议事制度,让社区变得更美好。

华东政法大学重大项目办主任储桂节已经是参与学校建设的“元老级”人物了。从2003年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的开疆辟土,到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的对外开放,他奔波在一线协调沟通,用脚步丈量校园的每一寸土地。“看到市民在华政校园内参观、拍照、休憩,脸上洋溢着笑容,所有的辛苦都觉得值得!”他在分享中表示。

设计师白瑞嘉回顾了她参与中山公园开放与更新的点滴过往,“‘百年校园’与‘百年公园’融合开放,‘百年古树’与‘百年建筑’交互掩映,‘百年道路’与‘百年公交’穿行其间——这‘六个百年’在征询各方建议、克服多重困难后,从理念到落地、从图景变现实,我在参与这个意义非凡的项目中切实感受到了景观设计师的价值所在。”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团委书记叶子芩,曾组织学院学生参与“苏河明珠”沉浸式实景思政课,并在其中担任“主讲人”一角。“那位宝妈带着孩子认真观看,用童言童语为她讲解,将道具‘1979年华政录取通知书’细细折好收入口袋的模样,深深打动着我。学校积极融入人民城市,不仅让师生在亲身参与中成长收获,同时辐射更多群体,人民城市在此时有了答案。”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教师邵军,发挥专业力量,凝聚教师群体,参与筹建了一支有着深厚专业背景的义务法律咨询团队,为需要的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她表示:“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法律、尊重法律、运用法律,让法律成为市民解决矛盾、维护权益的有力武器,相信我们的城市一定会更美好。”

人民城市建设没有职业的限制,没有年龄的门槛。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施卓君,在今年暑假成为了“苏河明珠”志愿宣讲成员,在讲解和接待访客的过程中,让他对人民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他用坚定的话语宣誓:“我会继续努力,用我的声音、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温暖、贡献力量。”

华三居民区居民马焱生在长宁、长在长宁,现在工作生活也在长宁,他以时间为序,分享起从小到现在看到的、感受到的长宁区的变化。“小时候物资匮乏,有一次舅舅带回来的白面馒头特别香,就听他说馒头是华政的。这是我与华政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得益于人民城市的开放建设,我现在能够带着孩子自由进出华政园,近观百年建筑、细品校园书香。这种开放包容就是我认为的人民城市的一面。”

“人民城市,践行有我!人民城市,传承有我!人民城市,守护有我!建设人民城市我们一直在路上!”“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身份如何,我们都是人民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上海这座人民的城市书写更加辉煌的未来!”六位“小水滴”志愿者代表与社区工作者,还有大中小学生代表的话语回荡在会场,激发起年轻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鲜活事例,赋能思政育人

鲜活的细节最抚人心。

分享嘉宾真情流露,聆听观众倍受触动。“什么是人民城市?”“为何要建人民城市?”“如何建好人民城市?”“我们能如何参与?”……这些问题此时此刻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滚烫的答案。

“我和哥哥姐姐们一起上台朗诵,热烈的掌声让我感到自豪和开心!同时,我也聆听了叔叔阿姨们分享的各个故事,让我知道了城市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每个人都是城市建设的一份子,应该一起爱护她、帮助她、建设她。”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的学生潘艺霖表示。

“以前,我对人民城市的概念很模糊,听了在场嘉宾的分享后,一个个拼图在脑海汇聚,拼成更大更完整的图景。正如宣讲中所说的‘不分职业、不分年龄’,我也要发光发热,为人民城市增添上属于我的一块拼图。”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学生顾宸祯说道。

“听了两位法律人讲述他们参与人民城市建设的事迹,让作为法学生的我,有了更深的感受、更多的力量。法律,不仅是社会行为规范的准则,同时也是城市进程中重要的助推器。现在我只是学书本上的法律知识,我要更多地将法律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让法律在生活中活起来、动起来。”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大四学生丁梦婷表示。

升级更新,课程Plus发布

一直以来,华东政法大学立足思想育人,深挖校本资源,打造特色课程。“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对‘人民城市’进行刻画,以生动的案例、精彩的故事向青年学生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的人民性,同时也是我校在探索大中小思政一体化道路上的又一全新尝试。”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虞潇浩表示。

今年5月10日,华东政法大学、华政附高、附中、附校的师生齐聚华政松江校区共上一堂关于“华政梦、法治梦和中国梦”的思政课。此次主题教育活动,大中小学生再次参与进来,与市民朋友共同设计、策划、编排,在体验之中领会人生思政、收获理论学习的快乐。

在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上,华东政法大学团委联合学校档案馆,聚焦开发开放,拥抱青年朋友,在原先“一带十景”社团思政课、“行走的团课”基础上升级更新,将红色文化与法治文化相结合,将海派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体育文化与校史文化相结合,发布了《“古奥新韵”旧址寻迹课》《“景承艺韵”社团思政课》《“青听苏河”行走的团课》三节接受预约、对外开放的团课。

副区长顾洁燕出席活动。

(来源:上海长宁)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