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系列微纪录片《志在上海》 | 端午有哪些传统习俗?

2024年06月13日08:37 |
小字号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历经千年传承至今。

2006 年 5 月 20 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端午节”。2009 年 9 月 30 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中国有 22 个申报项目获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端午节”。

赛龙舟、吃粽子是现今我们最耳熟能详的端午习俗。粽子旧称“角黍”。这个词最早见于晋代周处所著《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粘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菽蓼,名曰俎龟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尙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

《风土记》(粟香室丛书刻本)中记载的端午习俗。《风土记》又名《阳羡风土记》,西晋名臣周处著撰。阳羡,就是现今宜兴及周边地区。该书被誉为中国最早介绍地方岁时节令和风土习俗的著作之一

稍晚成书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了更为详细的端午风俗:“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上,以禳毒气。是日,竞渡,采杂药。”

《白孔六帖》(明嘉靖刻本)中记载的端午习俗。其中引用了《荆楚岁时记》的内容。唐代诗人白居易为积累写作素材,曾编辑了一部类书,名《白氏六帖》,共三十卷。至宋,孔子四十六世孙孔传仿白氏之书,又作《孔氏六帖》三十卷。南宋末两书合为一编《唐宋白孔六帖》一百卷,是书采择各书中成语、典故,或摘句,或提要,分类编次。其中,白居易所编写的内容以“白”起头。孔传所编写的内容以“孔”起头

《艺文类聚》(唐)中对“五月五”的习俗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其中包括:

《琴操》曰:介子绥割其腓股,以啖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国语云介子推。”

《续汉礼仪志》曰: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柳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

《风土记》曰:仲夏端五,烹鹜“原讹骛,据冯校本改。”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又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

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采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固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崔寔《四民月令》曰:五月五日,取蟾蜍,可合恶疽疮,取东行蝼蛄,治妇难产。《会稽典录》曰:女子曹娥者,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於县江溯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

抱朴子,蟾蜍万岁者,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字再重,五月五日午时取之。阴乾百日,以其足画地,即为流水。又曰:或问辟五兵之道,答曰: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着心前。

《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采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亦因屈原。又曰: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夏小正曰: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

荆楚记曰: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又曰:屈原以是日死於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之竞渡,是其遗迹。

这些内容包含端午的起源、风俗等。

上海地区许多旧志上都有关于五月朔日、重五、重午、端午风俗的记载,其中基本都会提及“食角黍”,也普遍记载有:“缚艾人、采药物、贴门符、系百索、雄黄酒、菖蒲酒等”。

现今所知第一部以“上海”命名的方志,明代弘治《上海志》中记载:“重五贴门符、缚艾人、系百索、㗖角黍、浮菖蒲酒......”

从邻近的苏州地区旧志来看,端午习俗在江南一带是比较相似的。比较罕见的是正德《松江府志》中记载有“骑射柳枝”的风俗,但其后的康熙《松江府志》中并无记载。射柳本是北方少数民族祭天祈雨风俗,明清时期的长江下游地区也幵始出现此俗,说明南北方端午风俗的进一步融合。

除正德《松江府志》外,江浙地区的部分方志资料中关于“射柳”也确有记载。嘉庆《重修扬州府志》记载:“西校场演武斫柳,观者如堵墙。”康熙《海宁县志》记载:“五月五为天中节。是日,武弁集演武场,行射柳事……”

康熙《松江府志》中对“竞渡”倒是有着较确切的描述:“是日,观龙舟竞渡于白龙潭,上海则观于黄浦江之丹凤楼......”这个丹凤楼在古时的上海很有名气,建于明万历年间。“沪城八景”之一的“凤楼远眺”,就是说的它。民国初年,该楼与上海城墙一起被拆除。现今只有一条“丹凤路”,靠近古城公园。

近代上海,中西文化交汇融合,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有些传统习俗依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而有些则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认知的提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举个例子。嘉庆年间编修的《淞南志》,其中卷二提到的端午风俗记到:“以雄黄酒徧喷门户墙壁间,蒸苍术、辟瘟丹云。可辟诸毒及邪。又以雄黄徧涂小二鼻额两侧,手足心云,可使一岁无灾。”

淞南地区当时是指嘉定在吴淞江以南的两个镇:纪王、高桥。风土人情与江北不尽相同。这种端午的习俗,上海一些诸如青浦等郊区,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还有延续。但雄黄毕竟具有相当的毒性,故此现今这种使用方法已基本被扬弃。

而粽子,一直是端午的象征。随着上海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商业的日渐繁荣,19世纪中后期,上海城厢就有挑担售卖粽子的小贩,一般都归于糕团类。20世纪20年代,报纸上开始出现规模商业化出售粽子的告示。

1933年5月24日《申报》刊发的冠生园端节佳礼广告

现在的划龙舟、吃粽子、包香囊、挂艾草等节俗,虽然翻出了更多的花样经,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依然在延续。

(来源:方志上海)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