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国产首艘大邮轮服务游客数超15万人次,邮轮产业生态初具规模 

人民网记者 葛俊俊
2024年06月09日17:18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6月7日上午,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靠泊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自2024年元旦首航至6月7日当天,“爱达·魔都号”已成功运营37个航次,服务游客数已超过15万人次。

“最近一两个月,每个航次的游客数量都超过4700名,火爆程度超出预期。”中船邮轮、爱达邮轮董事长杨国兵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别于以往邮轮产业发展的“过路经济”问题,中国邮轮产业构建的是以文化、艺术、科技为核心,围绕品牌建设、团队建设、运营能力建设、体系建设的全产业链发展生态。

杨国兵指出,邮轮产业链由邮轮运营、邮轮设计建造、邮轮供应链和政策体系四大板块构成。其中,运营是龙头,设计建造是动力,供应链是支撑,政策是保障。依托“爱达·魔都号”研制和运营,中国邮轮产业链实现了全线贯通和“0到1”的跨越,产业生态初具规模。此外,在运营过程,推动了政策体系不断走向成熟,这也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爱达·魔都号”。爱达邮轮供图

当前,爱达邮轮旗下有两艘大型邮轮——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以及“艺术之船”地中海号,第二条国产邮轮H1509也迎来了下坞搭载总装节点。

“当码头上停着越来越多‘大家伙’,我们是乐观其成的,这也是我们前进的推动力。”杨国兵表示,游人络绎不绝,说明邮轮经济已然激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现在魔都号的下船速度,可以达到3.4秒/人,这也是世界速度。”如何破除邮轮产业发展“过路经济”特征?杨国兵指出,中国需要建立自己的邮轮公司,通过中国制造、中国科技、中国设计、中国品牌,打造世界邮轮行业的“中国范式”,这也是中国邮轮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中,中国制造,是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为代表的大中小型邮轮的供给能力;中国设计,是以邮轮内装、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中国本土邮轮配套供应链;中国设计,是以9万总吨邮轮船型为代表的5-15万总吨邮轮船型谱系;中国品牌则是以爱达邮轮为代表的中国邮轮自主品牌。

文化融合是爱达邮轮的特色之一。“邮轮+文化是‘爱达·魔都号’最大的运营特色,无论是船体涂装还是娱乐表演,都给乘客带来文化碰撞的魔力。”杨国兵表示,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今年将不断推出与文化相关的主题范式,不断把工业文化、丝路文化、海洋文化带到邮轮上,打造融汇中西文化的“一船好戏”。

今年端午期间,爱达邮轮首届品牌月开启。“爱达·魔都号”推出了多项亲子活动,包括全新升级的《爱达山海经·奇幻之旅》亲子互动舞台剧、寓教于乐的“小小航海家”活动、以及配备了语音讲解的《念念敦煌:数字敦煌走进爱达邮轮》艺术展等。

此外,随着运营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杨国兵表示,爱达邮轮还将继续扩充船员队伍,持续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海外人才,打造国际标准的人才基地,并加强全面配套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邮轮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业态。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