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旅创新 上海国际性文化节展赛会全面回归

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做客“民生访谈”聚焦文旅创新
国际性文化节展赛会全面回归
■本报记者 李君娜
今年上海文旅市场明显回暖。面对快速恢复的文旅需求,文旅部门有哪些应对之策、创新之举?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昨天做客“2023民生访谈”时称:“疫情后的文旅业不可能再简单回到过去发展的老路径。我们要充分把握好新发展格局、Z世代新人群、都市型新融合、数字化新技术,坚持从上海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文旅成为上海都市新消费的‘核爆点’。”
高品质文化供给
来上海看美展、观文博、赏好剧,成为很多人爱上这座城市的理由。
国际性的文化节展赛会全面回归。方世忠介绍,从4月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5月的上海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到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7月的夏季音乐节、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中国国际互动娱乐展览会,再到8月的上海书展、9月的上海旅游节、10月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1月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和上海双年展,上海文化节展月月精彩。高质量的文博美术大展重磅来袭。上海拥有159座博物馆、100座美术馆,每年举办文博美术展览2000多场。方世忠推介了中共一大纪念馆正在举办的《精神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文物史料专题展》和上海博物馆年内“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两个重磅展览,即6月下旬开展的“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以及年底上博东馆建成之际将推出的“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特展”。
构建全民终身美育大课堂
2022年,市文旅局超额完成“打造50个市民艺术夜校服务点”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惠及近1.5万市民。今年将进一步升级,组织100家专业文化艺术机构打开“围墙”,举办5000场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上海市民文化节今年迈入第十个年头。“我们将坚守‘人民的节日’这一初心,构建全民终身美育的大课堂、大平台、大舞台。”方世忠说。
创办于2018年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今年打造一批升级版的老百姓家门口“小而美”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休闲好去处。此外,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今年将创新推出一批乡村文化创意项目,打造一批乡村文艺团队,推动非遗传承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主动布局元宇宙新赛道
去年旅游节期间公布的“海派城市考古”首批十大新发现,引发了发现城市、体验城市、分享城市、推介城市的热潮。方世忠说,根据近期听取的群众意见,今年将重点聚焦苏州河游览运力提升、线路拓展、标识导引三方面问题,新开通中山公园、西康路2个码头,推动游览船运力翻倍,增设新线路,加快配套功能建设,让“你在船上看风景,岸上看你是风景”成为市民游客的美好体验。
近两年,上海文旅行业主动布局元宇宙新赛道,数字景区、智慧场馆、数字藏品等走在全国前列。昨天,《上海文旅元宇宙行动指引》正式发布,力争到2025年,上海文旅元宇宙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