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电影《望道》在沪首映 回到初心始发地办首映礼

2023年03月24日08:52 | 来源:解放网
小字号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上海出品”电影《望道》在沪首映

“望道”,是坚守初心的一群人

老校长的故事感动鼓舞复旦学生,致敬风雨飘摇年代坚守真理与信仰的“望道者”

■本报记者 钟菡 黄海华

复旦大学里有一条望道路,旁边就是“老校长”陈望道先生的塑像。百年前的初春,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间柴屋里,一盏煤油灯下,时年29岁的陈望道以墨为糖,首译中文版《共产党宣言》。

昨天,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出品的电影《望道》回到初心始发地上海举办首映礼,电影主创先后来到复旦大学和大光明电影院,与青年学子和影院观众互动交流。银幕上“老校长”的故事让复旦学生深受感动和鼓舞,导演侯咏表示,“希望看过电影后,大家能记住‘望道路’在哪里,它不仅指的是校园里的这一条小路,也是陈望道先生的那一条大道。”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电影《望道》由侯咏执导,刘烨、胡军、文咏珊、王锵领衔主演,吴晓亮、奚美娟特别出演,将于今日正式上映。影片以陈望道为核心,将其与挚友陈独秀、妻子蔡慕晖,以及众多亲友、学生的一生娓娓道来,向观众展示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群有志者坚守真理与信仰的热血故事。

《望道》的创作缘起是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一封回信,信中的“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成为电影主题。陈望道作为《共产党宣言》首个中译本译者,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首任校长。2021年,在陈望道诞辰130周年之际,电影《望道》在复旦大学开机。

为了演好陈望道,演员刘烨曾去《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和复旦大学校史馆参观学习,被一张陈望道先生在重庆重建新闻馆的照片深深震撼。“照片里他穿着深色长衫,瘦到两颊深陷,可以想象他当时多么心力交瘁。”为了从外形上更接近陈望道,刘烨给自己定下目标,每隔一两天要跑至少5公里。身高一米八七的他进组时有163斤,等拍到新闻馆的戏时只有146斤了。

“印象最深的是在新闻馆的一场戏,我转头看向望道先生时,刘烨老师的眼睛非常闪,从他的眼睛里好像能看到望道先生半生的经历,让我一下子入戏了。”演员魏尊在电影中饰演复旦学生杨逢林。他说,饰演复旦学生首先要学会唱复旦校歌,立刻被现场师生“抽查”考试。随着“复旦复旦旦复旦”的歌声在舞台上唱响,大家禁不住加入进来,从独唱渐渐变为全场合唱,百年学府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让主创们感动。

坚守初心的一群人

望道,其实并不是陈望道的本名。他原名陈参一,“五四运动”爆发后,在日本留学的他,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祖国。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他主动改名“望道”,即探索、展望、寻找新的道德、法则和革命道路。陈望道改名后,他的两个弟弟也分别由“贯一”和“精一”改名为“伸道”和“致道”。

在电影《望道》中,“望道”不仅是陈望道一个人,更是那个年代坚守初心的一群人。在现场交流中,刚刚看过电影的学生们抛出一个个感兴趣的问题与导演、演员交流,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和“望道”有关。有人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望道班,好奇影片为何邀请复旦教师蒋昌建在其中饰演浙江一师校长;有学生曾在学校排演的望道大师剧中饰演蔡慕晖,抓住机会向演员文咏珊请教在电影中塑造这一角色的心得。

听说拍摄“一师风潮”,学生们唱着“长亭外、古道边”送别老师那场戏时,现场群演里有不少来自复旦大学的学生,刘烨恍然大悟,“拍摄那场戏时,能深深感到学生给予老师的那种力量,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有很多真正的复旦学子在我身边,那种感情的交流和所引发的化学反应是不一样的。”他禁不住想起两年前来复旦大学校史馆了解望道先生的资料,快离开时,有一位也许是“00后”的男孩跟他说,“我是复旦的学生,感谢你能来演我们老校长,希望你能把他演好。”“我很惊讶他和我说话时的那种热情。也许正因为校史馆里的那些资料,老师、前辈们的不断讲述,过了这么多年,望道先生在复旦学生当中的影响和情感还在延续。”

“这场戏最能触动的观众其实是教师。”侯咏也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学生唱《送别》送别老师的那场戏,他是流着泪拍的。“因为我也是教师。”

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废寝忘食,误把墨汁当糖水吃。拍摄这段戏,是侯咏印象最深的,“我们把这段剧情的拍摄放在开机,当时虽然开拍了,但剧本还没有完善,一边拍一边改,一遍遍增加新的内容,才能呈现现在丰满的面貌。”首映礼现场,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准备了一幅“真理的味道是甜的”书画作品送给剧组。

(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