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长宁这个社区的“市民幸福半径”不断扩大!| 文明在线

2022年10月28日10:00 |
小字号

15分钟能干什么?在华阳路街道有了新的答案!近年来,街道紧扣“15分钟生活圈”建设要素和全国文明城区创评工作,以“春满华阳、多元魅力”为愿景,让市民就近享受“一站式”购物、社交、文化、休闲等诸多便民惠民服务,持续扩大“市民幸福半径”,实现了“家门口的幸福”。

社区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长宁区武夷路491弄曾是“脏乱差”的典型,居民改善生活环境的呼声强烈。华阳路街道、区建管委联合多部门沟通协调,确定部分区域搬迁旧改、提升出行环境、疏通道路“堵点”、消除沿线商铺乱象等一项一项措施,逐步推进整治。最终攻克了弄堂治理难题,武夷路491弄也从此“旧貌换新颜”。

在“15分钟生活圈”打造过程中,街道以“两条‘动力带’,五条‘特色轴’,编织成网”为目标,着重道路辟通、内部道路整治以及出行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等方面的建设,构建街区内部道路微循环,提升人行道的步行品质,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出行体验。

街道大力推进“早餐工程”建设,在现有早餐网点的基础上,积极推动“X+早餐”模式,推进“互联网+早餐服务”模式。积极推广“楼门口”午餐就餐点建设,为社区居民和楼宇群众提供便捷利民的午餐场所。截至目前,华阳路街道建设“楼门口”午餐就餐点5家,其中示范点2家。

街道还从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入手,着力打造“北部长宁KiNG88、中部AT300华宁、南部我家菜场”遥相呼应、协同发力的三大亮点项目,努力实现街区可漫步、建筑可阅读、城市有温度。

打造便民生活圈服务品牌

华阳路街道探索多元主体建设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嵌入与共管模式,重点打造“苏河华政湾、活力中山、智慧定西、静雅武夷、文艺海粟”五大主题街区。

“十四五”期间,街道辖区内陆续推进10余个绿地项目,将基本提前实现“至2035年,400平方米以上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5分钟步行可达率达到90%”。

从2019年苏州河华政段贯通,到2021年华政湾“一带十景”亮相,再到2022年中山公园围墙打开,一幅将百年校园、百年名园、百年建筑、百年梧桐、百年公交、百年道路融于一体的城市规划轴正徐徐展开。

华阳路街道提出“街巷漫步优化行动”,在原苏州河已建成的绿道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打开华政校园,联通万航渡路和中山公园,打造“吾百家园”,形成“苏河华政湾”精品特色慢行区域。

依托新建的文化大厦、武夷路重点地块等丰富艺术文化空间的选择,提高艺术文化休闲品质。

经过2年多的城市更新,“武夷∣MIX320”开始“迎客”了。该地块以 “融合之地、潮乐坐标”为定位,在保留社区菜场的民生功能基础上进行功能提升,纳入便民中心、潮流商业、社区文化、公共绿地等业态。

打造“海粟绿地-汤山村-静雅武夷-社区文化中心-中山公园-华政-万航渡路-愚园路”的华阳城市旅游路线,为多种人群提供选择丰富、品质较高的旅游路线。

目前,汤山村优秀历史建筑修缮工程已经结束。在修缮过程中,华阳路街道联合相关部门,对汤山村的使用状况进行排摸,在弄清家底的情况下,制定分类保护方案。现在的汤山村,闹中取静、绿色宜居,为纷繁闹市平添一抹清新亮色。

今年,华阳路街道成功入围上海18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示范社区建设试点单位名单。华阳路街道以此为契机,依托文明城区创建和城市更新,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凝聚力工程”,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街道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养的幸福凝聚社区,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的人文传承社区,绿色、生态、低碳的慢行友好社区,创新、购物、文艺、美食协同的休闲活力社区,共商、共建、共治的典型示范社区。

(来源:上海长宁)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