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百年“天后宫”海派“慎余里”完成保护性修缮

苏州河静安段历史建筑“串珠成链”

2022年10月03日09:09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静安区苏河湾区域,百年“天后宫”日前完成保护性修缮亮相。与其一起亮相的还有复建后的石库门里弄慎余里,以及新增商业文化综合体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市民游客沿着苏州河静安段从东向西,可以看到,一座座修缮后华丽转身的历史老建筑——上海总商会、天后宫、慎余里、新泰仓库、四行仓库等串珠成链,呈现最美的共享空间。

天后宫 精妙华丽细部重现

建于1884年的“天后宫”是江南殿堂式古建筑,也是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全、规格最高的妈祖庙。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天后宫”曾是上海最大的祭祀场所之一。

“天后宫”后来经历变迁,曾作为学校、办公场所使用。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住房短缺,“天后宫”还住进过“72家房客”。后来,“天后宫”渐渐淡出了老上海人的视线。20世纪80年代,“天后宫”的大殿被迁建至松江方塔园。2006年,为配合12号线地铁站的建设,有关部门对当时“天后宫”还留存的戏台、部分门楼和看楼等进行了保护性拆除,所有构件被保存在专用仓库。

此次修复工程恢复的是“天后宫”的戏台、门楼与东、西看楼。戏台位于中央,东、西看楼居于两侧,建筑总体为两层高。最具看头的部分就“藏”在二楼戏台的顶部。走上戏台,仰头向头顶的“藻井”望去,只见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纯木结构穹顶,呈现了很多雕花,圆形构造周边呈放射状延伸出很多弯形射线,如浪花一般,每条射线都由大量雕工精美的小构件组成,全部采用中国传统技艺“榫卯”技艺拼搭而成。整体造型非常精妙与华丽,制作难度超高,体现了当年匠人的高超技艺。

修复后的“天后宫”将在今年12月作为文化展示空间对市民游客开放。

慎余里 原材料原工艺还原

距离“天后宫”100多米处,是充满海派风情的石库门建筑“慎余里”。“慎余里”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上海通和洋行设计,设计风格与工艺代表了当时上海石库门民居的标杆水准。2012年,为配合城市更新项目,“慎余里”被保护性拆除。

修缮团队告诉记者,“慎余里”完全按照历史测绘图复原,重点保护部分在外立面,本真地还原了清水老砖墙、实木窗与水刷石的传统工艺。

在当年的拆除中,留存下的材料被尽可能利用,复建到“慎余里”8幢建筑中的1幢单元中。修复团队告诉记者,这处建筑单元有200多平方米,保留了3万多块青砖、600多块花砖和既有的全部老瓦、石库门条石等,原样用于其中,恢复了石库门的传统格局。

此次经历复建后,全新开放的“慎余里”华丽转身,成为文化展示、旗舰餐饮与体验零售的集聚地。(记者 唐烨)

(责编:王文娟、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