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业贷款余额相比十年前增长96%,保险密度翻了一番
记者从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联合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十年来,上海银行业资产和银行贷款增长均超过140%;保险深度从4.08%上升到4.56%,保险密度从3421元/每人上升到7917元/每人,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风险保障。
十年答卷亮眼
从数字上看,上海银行保险业的确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十年答卷。
服务实体经济方面,8月末,上海制造业贷款1.23万亿元,贷款余额相比十年前增长96%。中国集成电路保险共同体已为12家集成电路重点客户提供保障金额近7千亿元。7月末上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8000亿元,年均增速超30%。面对疫情防控形势,上海出台“纾困融资”工作机制,推进无缝续贷“十百千亿”工程,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排忧解难。截至7月末,累计投放纾困融资金额1741亿元,间接为260多万人提供就业支持,累计投放无缝续贷6000多亿元。
打造人民金融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并持续规范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风险提示的“双录”工作,成立国内首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行业纠纷调解中心,累计完成调解3.41万件。成功上线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为上海市民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超11亿元。稳妥有序推进上海车险综改实施工作,近九成消费者享受到车改后保费优惠。制定“10+N”新市民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截至6月末上海新市民贷款余额608亿元,提供新市民保险产品风险保障超6000亿元。
防范化解风险方面,十年来,累计处置不良贷款2600多亿元。截至8月末,上海辖内银行业不良率0.85%,资产质量处于全国最优之列。同时,稳妥推进部分非银类高风险机构的风险化解和处置,建立异地城商行“三方会商机制”,稳步推进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精准打击“退保黑产”等违法违规行为,有序推进风险攻坚。
深化改革开放方面,持续引导国际金融机构在沪集聚,目前上海共有外资银行保险法人机构超过50家,外资省级分支机构超过100家,外资银行保险代表处77家。上海外资法人银行数量全国占比超五成,专营机构资产规模较十年前增长近6倍。同时,行业创新不断,如首创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创设自贸区创新监管互动机制,成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上海银保监局联合苏、浙、皖、甬四局制定协同授信业务指引等。
与上海同频共振
不难发现,取得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上海银行保险业与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
针对“三大任务、一大平台”,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先后7次更新自贸金融服务方案,推出自贸新片区金融服务方案。截至目前,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已累计为4600余家企业开立FT账户,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共服务企业420家。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科创企业融资规模近千亿,硬核科创贷款三年内增长350亿元,为中芯国际提供超百亿贷款,通过商投联动服务科创企业超500家。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探索长三角金融同城化,在信贷审批、异地授用信、担保事项、核心客户认定等方面出台了一揽子差异化政策,同时牵头完成农行长三角区域内5家分行全部3588个网点超柜落地“一网通办”服务。中国太保连续四届作为核心支持企业及唯一指定保险服务商服务进博会,累计保额达2.42万亿元。
聚焦城市更新发展,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十年来累计投放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相关领域贷款超1500亿元,率先出台上海“五个新城”金融服务方案,拟于5年内向“五个新城”建设提供意向性融资金额3000亿元,2021年已落地金额超480亿元。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累计参与50余个旧区改造及城中村改造项目,牵头或参与相关项目银团总金额超5000亿元,累计签约银团金额超1000亿元。
围绕人民金融需求,上海银行深入打造“适老、为老、惠老”的养老金融服务模式,持续推进养老金融升级发展,协助养老客户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上海农商银行积极开展全方面网点适老化改造,形成由2家“养老特色网点”、32家“敬老服务网点”、300余家适老服务网点为阵地的线下服务网格。目前,该行敬老卡发卡量已突破100万张、金融社保卡发卡量突破200余万张。
“今年上半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达4125亿元,占上海全市生产总值的21%,较十年前上升了9个百分点,金融不仅为上海实体经济增长提供了宝贵的血液,也是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上海银保监局一级巡视员李虎表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