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全市14万个水箱卫生数据、医废收集全流程,上海卫监系统数字化升级

近年来,上海卫生监督领域不断拓展,监管对象达十万余家单位和百万余名从业人员。卫生监督工作量大面广、环节繁多、内容复杂,全市17家卫生监督机构共有卫生监督员仅千余名,开展工作时难免捉襟见肘。许多公共卫生问题的发生具有瞬时性和偶然性的特点,仅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个案处罚不足以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整体水平。因此,提升卫生监督部门的综合监管能力势在必行。
作为“第五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之一,“公共卫生综合监管能力提升”项目依托数字化转型,通过健全监管体系、培训体系和质控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监管能力,对违法违规风险的研判预警能力,卫生监督员的综合执法能力,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服务的支撑能力 “四提升”,为促进全市各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通过数据智能分析,该项目依托远程监控、在线监测、AI识别和风险预警等新技术,推动了执法模式的转变。上海将“一网统管”理念引入卫生监督领域,全面归集各类涉及项目监管对象的数据,整合利用和智能分析各类监管对象的基本信息、行为信息和监管信息。比如,在生活饮用水管理上,项目全面归集了覆盖全市14万个水箱的清洗消毒、水质卫生指标数据;在医疗废物收集上,项目基本实现了一级以上医疗机构院内医疗废物收集的全流程追溯系统。目前,智慧卫监工程(一期)系统已归集了1351万条数据,从其他部门收集整理数据168.8万条。
项目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卫生监督可视化监管指挥平台,搭建了总观屏,以展示全市卫生监督业务。在疫情防控督导工作中,督导人员可从政务微信中调取督导任务,现场照片、存在问题等督导结果会在第一时间传回指挥中心大屏,以便查看督导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督导对象的督导情况。
2020和2021年进博会上,上海卫监系统将直饮水、空气等与场馆卫生监督保障有关的在线监测数据进行整合和接入,大屏实时反映各风险点位监测情况,查看现场巡查和检测情况,第一时间识别风险,并开展排摸和处置。
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卫监系统建立了覆盖监督员初任培训、岗中轮训和首席监督员培训的分级分类多层次培训体系。目前已开展了21名省级首席监督员后备人才、122名区级首席监督员、645人次的监督员轮训。
此外,上海卫监系统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建成国内首个卫生监督VR培训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应卫生监督员学习、考试、练兵的一套培训系统,开发了口腔医疗机构消毒卫生、发热门诊防控监督、放射卫生和生活饮用水四套卫生监督VR培训课件。
据悉,目前上海卫监系统已实现新增89项卫生监督检测服务能力储备项目,共计达到835项,覆盖了国家标准内法定检测项目的95%。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