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2021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估报告出炉,169家园区GDP超3万亿元

2022年08月27日14:20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上海8月27日电 (记者葛俊俊)8月27日,由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在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发布,对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分析并重点回顾了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取得的成就和贡献。

报告显示,2020年,国家高新区创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总指数持续增长、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创新资源要素不断集聚,正在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同时,国家高新区在加快促进创新经济价值实现、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创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GDP超13万亿

报告显示,国家高新区创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显著增长,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GDP)达135566.2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13.3%。国家高新区入统企业16.5万家,实现营业收入427998.1亿元、工业总产值256355.8亿元、净利润30442.3亿元、出口总额44726.6亿元。

国家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2020年,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处于较高水平,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园区生产总值(GDP)比例为6.8%,是全国的2.8倍;专利成果产出效率稳步提升,国家高新区每万人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拥有数量分别达到198.1件、76.3件、421.6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1倍、12.9倍和13.9倍;企业技术交易非常活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017.4亿元,占全国的28.4%;劳动生产率为36.2万元/人,是全国的3.1倍。

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双创活力持续迸发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创业环境、创新活动绩效、创新的国际化和创新驱动发展”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构成。

2020年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的五个分项指数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达到371.9点。相较基期2010年,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累计增长了271.9点,年均增长27.2点;较2019年指数增长45.5点,增速达到了13.9%。

其中,创新创业环境指数数值最大,增幅也最大,较上年增长21.4%,对总指数增长贡献率达67.8%,远超其他四个分指数。

创业孵化载体稳步增长,双创活力持续迸发。2020年国家高新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39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147家,较上年分别增长15.6%和25.8%。创业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推动高新区创业企业持续增长。2020年高新区当年新注册企业74.8万家,较上年增长20.88%,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2047家,较上年平均每天多注册35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加速器内在孵企业数突破13万家,较上年增长13%,平均每家高新区拥有在孵企业816家,较上年增加94家。

创新服务机构持续增长,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2020年国家高新区省级及以上创新服务机构5944家,较上年增长14.8%;企业产学研合作经费支出达到1902.4亿元,较上年增长26.7%。

产业投资基金蓬勃发展,机构风险投资增速回升。2020年高新区内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23411.4亿元,较上年增长34.4%。创投机构当年对企业的风险投资总额达到1877.1亿元,较上年增长了85.3%,与硅谷地区当年风险投资总额规模相当。

外资利用逆势增长,创新国际化再加速

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持续下行,国际经济科技合作受限,但国家高新区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创新的国际化持续向好,为我国构建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贡献积极力量。

本土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创新合作,成果产出效率再创新高。2020年国家高新区内资控股企业设立的境外研发机构数量快速增长,达到1394家,较上年增长12.6%。万人拥有欧美日专利授权数量及境外注册商标数量达到110.8件,是10年来最高水平。

在疫情波动影响下,人才国际化水平略有提升。2020年国家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集聚外籍常驻人员7.16万人,引进外籍专家1.55万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21.03万人。疫情影响下,受留学归国人员增长影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和外籍常驻员工占从业人员比重为1.18%,较上年反而略有上升。

高附加值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外资利用逆势增长。2020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额44726.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4.9%,较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27001.9亿元,较上年增长14.8%,占全国的比重达50.3%,较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实现技术服务出口总额2916.0亿元,较上年增长14.3%,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4252.5亿元,较上年增长11.1%,占全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45.2%。

创新资源集聚,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创新资源集聚是国家高新区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前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战略性支撑。2020年国家高新区创新资源集聚指数为268.2,较上年增长9.7%。

企业研发人员密度持续加大,从业人员结构更加优化。2020年高新区企业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849人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3倍。

企业R&D经费支出保持较高水平,政府、企业科技资金投入全面增长。2020年高新区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9192亿元,占全国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的49.2%;高新区通过财政拨款支持企业创新的力度加大,财政科技拨款总额1437.9亿元,较上年增长12.5%,企业减免税收总计4032.9亿元,较上年增长18.8%;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到19571.6亿元,较上年增长16.7%。

研发机构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创新主体。2020年,国家高新区省级及以上各类研发机构数达到28709家,较上年增长12.5%,集聚了全国79%以上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2020年当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7775家,较上年增长29.9%。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人员、创新经费投入指标占高新区整体的比例均在78%以上,已经成为高新区开展创新活动的主体。

此外,国家高新区创新活动绩效指数和创新驱动发展指数增长相对缓慢,但近两年有加快增长态势。2020年,国家高新区创新活动绩效指数达到198.6,较去年增长11.0%;创新驱动发展指数为147.9,较上年增长了3.5%。

值得一提的是,低碳环保已成为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普遍共识。2020年,国家高新区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费量为0.451吨标准煤,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增加值单位能耗。调查问卷显示,有23家国家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86家高新区获得国际或国内认证机构评定认可的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超过9成的高新区出台了相关的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政策。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