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从破命案到反诈骗,上海刑警803这样追凶护民
今年8月3日是第四个上海刑警803主题日,几天前,上海警方向媒体披露了近期刑警803牵头侦破的3起命案积案。
1996年4月,南汇芦潮港地区一个杂货店里,店主夫妻被杀害,店内现金被洗劫;2001年5月,浦东周家渡地区一间民居里,69岁的赵老太在家中遇害身亡;2001年12月,闵行区马桥镇一幢民宅里,房主在家中被杀害,周边都是农田,没有目击证人。
3起案件发生的20多年后,正义没有缺席。今年以来,分别涉3起案件的4名犯罪嫌疑人,相继被上海警方抓获并刑事拘留,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3起积案告破,将人们的记忆带回90年代热播的《刑警803》,剧集里,这样的疑案、悬案不断,上海刑警抽丝剥茧、破案追凶,使尽浑身解数;近30年过去,随着社会治安变好、侦查手段更新,重特大案件的告破已经以小时计算——截至2021年,上海连续7年实现当年命案全破,连续4年实现抢案全破。
每一起命案的告破,都是一次对事实的还原,都是一次对死者的告慰和家属的慰藉,都是一次对犯罪分子的震慑,都是一次上海刑警对真相与正义永不止息的追寻。
26年,线索代代传承抓获真凶
1996年4月2日深夜,芦潮港的杂货店夫妻被杀害,店内现金洗劫一空。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会同原南汇分局刑侦支队展开专案侦查。
彼时的芦潮港还是农村,地广人稀。案发地点偏僻,又时值深夜,现场遗留的有效线索较少。经大量走访调查,专案组发现曾有两名外地口音男子在附近出现过,案发后却销声匿迹。
芦潮港案黑白的案卷资料
在没有监控、生物信息技术不发达、计算机技术不普及的当年,寻人如同大海捞针。但“案件不破,专案组不撤”,专案组将现场所有查找到的与两人相关的物品固定,提取生物信息,线索和物证资料26年一代代传承,并在不断更新的生物信息库中比对线索……
2022年5月下旬,案件侦查工作取得突破。根据相关生物信息比对,专案组发现有犯罪前科的外省男子武某某有重大嫌疑,随着调查深入,武某某的多年好友耿某某也进入侦查视线。掌握固定证据后,专案组在河南警方大力协助下,一举将两人抓获归案。
面对周密的证据,两人交代了埋藏26年的秘密,开始只是抢劫,得手后害怕行踪败露,将杂货店老板夫妇残忍杀害。
“案发时,两人才20多岁,到上海闯荡,身上钱财挥霍一空,心生歹念抢劫”,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叶阿忠说,两人抢了两三百元,一路几乎靠两条腿走回老家,20多年来一直务农、打工,仍然穷困。“案件侦破,一来是刑侦技术进步,如大数据、生物信息等技术发展;二来是刑侦民警一代代坚持和传承,一切证据始终完好保存,两人最终落网。”叶阿忠说。
另外两起命案积案告破,也基于刑侦技术发展和对破案使命的代代传承:2001年5月发生在浦东周家渡地区的赵老太遇害案,时年17岁的犯罪嫌疑人21年后进入警方视野,被抓获归案;2001年12月发生在闵行马桥镇的农宅命案,21年来,办案民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翻出案卷重新梳理分析,犯罪嫌疑人刘某某最终落网。
过去3年,上海警方破获百余起历年命案积案,源自技术更新进步,更离不开几代刑警的共同努力。
165次,将一枚指纹“印在脑中”
各类刑侦影视剧中,最广为人知的生物信息是指纹,在各类悬案、疑案中,往往是锁定犯罪嫌疑人的关键。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刑技中心痕迹检验高级工程师刘志雄从1990年开始就和指纹打交道,在他眼里,仅一平方厘米左右大的指纹,内有大文章,每一枚都独一无二。
2000年11月,上海杨浦区发生一起凶杀案,受害人中午在一处高层住宅遇害,犯罪嫌疑人逃之夭夭。根据现场证据,民警们判断这是一起入室盗窃被撞破,窃贼心生歹念导致的命案。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九支队政委钱世平当时参与了该案侦办,综合各方证据,认为罪犯应该身材瘦小,一路攀爬至受害人房间,“现场非常惨烈,罪犯穷凶极恶,令人发指。”
最终,破案的关键指向民警在现场提取的一枚特殊指纹。
刘志雄在工作中
对这枚精心提取的指纹,刘志雄一“看”就是11年,从成千上万的指纹信息中寻找它的主人。每一年在全国公安机关相关业务交流中,他都要招呼外地指纹专家留意,根据各地搜集的疑似指纹信息,共查找对比了165次,每一次都像对待一个新的指纹一样查看特点,探寻可能。
“2011年,一个大连同行说,有一个挺像的指纹”,刘志雄一拿到指纹样本,几乎立刻肯定是自己要找到那个,“11年里,那枚指纹印在我脑子里,一看我就知道,是了,找到他了!”
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指纹主人被找到,确如上海刑警所分析,身材瘦弱。经审讯,此人交代了2001年的罪行:在上海谋生的他,因贪财物,通过爬楼实施入室盗窃,被撞见后将受害人杀死。
“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找人的过程就是大海捞针”,刘志雄说,一些案子可能要花很多年,可能找到犯罪嫌疑人时,受害人家属已不在了,甚至犯罪嫌疑人都不在了。但对每一起案件的执着,是刑警的职责所在,“找到罪犯,告慰逝者,给家属一个真相,为法律提供一个事实,对自己也是一种交代。”
1.4亿余条,拦截电信诈骗有害短信
钱世平所在的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九支队,专门负责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与20年前在案件现场与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相比,他和同事们则是和一条条电信网络诈骗“产业链”做斗争。
今年5月,公安部公布五类髙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分别是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这5种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
“作为侵财型犯罪,诈骗犯罪看起来危害性没有暴力犯罪那么恶劣”,钱世平说,但这只是表象,诈骗犯罪一旦得手,受害人往往遭受大量财产损失,社会危害性极大,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工明确,广告发布、资金流转、软件开发有时均由不同主体进行,打击难度极高。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在一起案件中,一个以公司业务邮件为幌子的诈骗团伙落网后,专案组审讯调查发现还有受害人正准备汇款,好在是周五下午,银行相关业务休息。“民警电话过去,受害人是一个外企高管,问起最近有无异常情况,对方完全不知道,也不认为自己会受骗”,后经民警提醒,该外企高管想起最近要给总公司汇的一笔款,经联系核实才发现原来是诈骗。“尽管这个团伙被抓,但境外资金流转仍有人操盘,一旦汇出,很难追回”,钱世平说。
与面对暴力犯罪分子时,多数是公安民警冲在一线不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多部门单位的协同配合,打、防、管、控一体推进。坐落在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803”号大院里的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除刑侦民警外,还有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公司统一入驻,对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统一受理、统一查询、统一封堵、统一查处。”
2021年,上海警方累计阻断诈骗电话4200万余通,拦截有害短信1.4亿余条,日均发送劝阻短信14万余条、拨打劝阻电话1.1万余通,避免群众财产损失11.98亿余元。
钱世平说,对于电诈案件,快破案不如不发案,多追赃不如不受骗,与一般印象不同,在骗子营造的环境中,大学教授、医生、公务员、大学生一样会被骗,“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抓获更多诈骗犯罪嫌疑人的同时,提高更多市民的反诈骗意识。”
从勇斗歹徒、除暴安良,到不断劝说、阻止诈骗,时代变迁,市民眼中的“刑警803”有了更丰富的形象,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打击犯罪分子的目标始终不变。
(图片均由上海公安机关提供)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