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模式又来!给你采样的“大白”换成“小蓝”啦~
台风走了,“蒸笼天”又卷土重来!
炎热的天气里
每每看到“大白”们总觉得心疼
细心的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
在虹口
给你做核酸采样的“大白”
已经变成“小蓝”啦!
“穿着‘小蓝’采样舒服多了,再也没有汗流浃背的不适感了,是我做核酸采样员最舒爽的几天。”在四川北路街道邢长居民区,身穿蓝色隔离服的姚桂刚和同事们提前完成了社区大筛工作。收工时,他告诉记者,现在做采样终于不用穿大白了,舒爽了许多。
记者从各个核酸点位了解到,为了关心关爱采样人员,按照《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培训方案》,指导从事采样操作的人员在气温超过35度以上,原则上室外采样人员穿隔离衣。这几天,虹口部分核酸采样工作人员已将“大白”换上“小蓝”,轻装上阵服务市民。
充满雾气的面屏、能倒出水的手套、闷热涨红的脸颊……两个月前,姚桂刚通过核酸采样员考核,成为一名核酸采样员。除了在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位工作,姚桂刚还积极参与进社区核酸筛查的工作。每到夜晚,总能在居民区内看到姚桂刚和一群志愿者们“挑灯夜采”的身影。
“我上岗的时候是五月中旬,那时上海温度已有30度,我们核酸采样员都按要求做好三级防护,先穿一层‘小蓝’,再穿一层‘大白’,最后穿一层‘小蓝’,除了闷热,行动起来都不太方便。”姚桂刚说。
随着后来气温愈发高升,结合点位的实际情况,大家的穿着改为“二级防护”,但还是比较闷热的。温度超过35℃,感觉自己快要中暑了。尤其是像他那样戴着眼镜的采样员,工作时需要戴上面屏。起初工作那段时间,他的眼睛和面屏上布满雾气,几乎看不清居民喉咙的采样位置,只能凭借经验进行采样。
“后来配备了眼镜防雾剂,每天上岗前在眼镜和面罩上喷一遍,但由于出汗量太大,作用还是不怎么明显。”姚桂刚说,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在温度超过40℃的时候也会有扛不住的感觉,更别提那些小姑娘了。
现在,姚桂刚穿着“小蓝”采样,除了不穿防护服,其他防疫装备都穿戴整齐,如防护面屏、一次性手套、N95口罩等。点位还配备了冰块、电扇、清凉油,帮助核酸采样员防暑降温。比起“大白”,“小蓝”更透气清爽,同时也加快了核酸采样工作有序开展,“原来一小时人数在100人左右,穿上‘小蓝’后,每小时能多采60、70个人。”姚桂刚说。
而在街头的常态化“核酸采样亭”内,核酸采样员也换上了“小蓝”。在余庆坊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位,采样员史丹丹正穿着隔离服为市民们做核酸采样。
“核酸采样亭的开放时间是早上7:30—10:00、晚上17:30—21:00,我们根据排班进行采样,基本上两、三个小时不会喝水、上厕所。”史丹丹介绍,虽然采样亭里配备了空调,但穿上“小蓝”后,工作效率提高了,核酸采样工作进展更顺畅。
同样,在余庆坊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位,也配备了冰水、冰凉马甲等设备帮助采样人员防暑降温。
“虽然‘小蓝’提高了我们工作时的舒适度,但我们会依旧严格做好各项防疫工作,为市民提供安全高效的核酸采样服务。”史丹丹告诉记者。
(来源:上海虹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