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为上海“制造”:国内首条高标准赛道,多项技术全国首创

2022年02月03日08:45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除夕当天,在海拔2198米的小海坨山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行了冬奥赛前的最后一次全流程演练。比赛期间,这里将承担雪车、雪橇和钢架雪车三个项目赛事内容。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被称作本届冰雪运动项目场地的“F1方程式”。因为赛事有特殊性,对场地要求严苛,所以设计、施工在本届冬奥会所有场馆中处于最高水平,耗时三年建成。

这座全球唯一一个建在阳坡的雪车雪橇场馆、我国第一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正是由上海企业一手打造和运营。日前,建设方中国中冶旗下上海宝冶相关负责人为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解读场馆亮点。

从无到有的“雪游龙”

国外对中国“基建狂魔”的评价并非浪得虚名,这背后依靠的正是科技进步。“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就是一个生动案例,我们就是靠技术突破,实现了‘从无到有’。”上海宝冶项目负责人说。

资料显示,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之前,全球共有16座标准雪车雪橇场馆,主要分布在欧美国家。在过去,我国冰雪运动普及和发展水平不高,相应的专业场馆建造经验基本为零,核心的建造技术、材料及经验均为发达国家所垄断。

从空中俯瞰,雪车雪橇赛道蜿蜒曲折,线条流畅,具有特色360度回旋弯,所以场馆有“雪游龙”之称。游龙形态,要用钢筋水泥去实现,有很高的技术门槛。

技术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赛道难点是要实现“空间扭曲双曲面壳体结构”。虽然全长不到2公里,但是因为曲面曲率均不相等,常规的施工工艺无法实现,只能通过人工喷射混凝土成型,还要保持密实度和成型精度。

起初,技术团队采用了传统的喷射方式,反复调整材料配比、多次试验,还是达不到理想效果。在借鉴国外经验之后,团队再次从头起步,历经了百余组1:1足尺模块制作、300余次配合比调整、600余次喷射试验、上千次测量及检测、近两千立方米喷射混凝土消耗后,最终成功攻克了赛道喷射混凝土的配比难题。

赛道表面平整误差要控制在1毫米内。在往届冬奥会上,大多举办城市会高薪聘请有经验的美国喷射手,以便提升精度。不过这一次,上海企业培养了中国首支混凝土喷射团队,21名喷射手还取得了专业认证,获得了国际雪车联合会、国际雪橇联合会相关专家的一致认可。

手艺活也有技术含量

和普通场馆建设不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还要“造冰”。这种自然界常见的固体,放在赛事当中,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厚度、结构和温度,所以对制冰修冰师要求很高。

制冰师需要采用专业的洒水器,将加热后的纯净水水雾一层层均匀地喷洒在低温混凝土表面,让水雾凝结固化成冰。如果湿润空气冻结在冰面形成霜层,霜层就会捕捉冰里的空气泡,当这些气泡向外移动时会形成小凹痕,一个小小的凹痕就可能会对运动员的滑行轨迹造成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制冰要不间断作业,团队连续喷洒上百层极薄的水雾,使总面积7000平方米、厚度50毫米的冰道“浑然天成”。赛道采用液氨制冷,液氨充注量达80吨,是全球同类项目中充氨量最高的制冷系统。

赛道正式制冰开始前,制冷团队还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氨液节流及时控制制冰温度,以满足零下20℃到零下40℃的环境温度。小海坨山环境复杂,赛道高低起伏,高落差、多弯道,这给制冰温度控制增加了许多困难。制冰团队历经千余次的尝试,才成功总结出制冰温度与外界温度的关系。

结构误差补冰,最是考验修冰师的技术。最优质的补冰材料是天然雪,可以与冰面完美相融。在冰脱落处,修冰师采用专用修冰工具进行补冰。采用自主研发的定制化修冰工具将空间曲率不断变化的冰道进行修整,修冰成型面必须保证滑行轨迹一道成型。

结合赛道形状、自然地形和“人工地形”、遮阳屋顶等,项目团队研发出“地形气候保护系统”,采用全球首创的钢木结构,实现了传统木结构与现代钢结构的完美结合,大大减少阳光直射,起到节能保温作用,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

据悉,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目前已申请专利131件(含发明专利57件),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此外形成了5项赛道技术标准及验收标准,完全符合赛道国际认证要求,实现了国内零的突破。

(责编:邬迪、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