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乐声中 送别越剧大师金采风
《梁山伯与祝英台》乐声中
送别越剧大师金采风
本报讯(记者 诸葛漪)“金派耀菊坛,活兰贞,杨贵妃,曲满春申醉天籁;越枝栖彩凤,神秀英,王熙凤,高谢风尘留余音。”昨天上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金派”艺术创始人金采风遗体告别仪式在龙华殡仪馆举行。亲朋好友手持红玫瑰,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与一代越剧大师告别。
金采风的家人特地选择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她送行。金采风的儿子黄晓光说:“妈妈一生低调,全身心都扑在越剧事业上。缠绵病榻两年多,她讲得最多的就是越剧事业,一直念叨越剧怎么发展。她在病床上,还要求我和妹妹把学生们的演出视频录了发给她看。”
金采风的学生、上海越剧院二团团长樊婷婷,21岁进入上海越剧院,当时金采风已经退休,依旧严格要求学生。樊婷婷回忆:“我去金老师家学戏,她常常连着给我说一天戏,毫无倦意。”2002年,樊婷婷在逸夫舞台上演20年未完整演过的传统名剧《盘夫索夫》,金采风送给她新戏服、新头面,她至今珍藏。
上海越剧院一团团长方亚芬跟随金采风学习《碧玉簪》等剧目,“金老师手把手教学,像老师,又像大姐姐。《碧玉簪》十几天的排练时间,她一天从早盯到晚,没有一刻休息,教学时严格,排完戏可亲可爱,一坐下来就是谈艺术。”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金采风唱腔韵味浓郁,刚柔相济,自成一格,表演细腻隽永,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在感情,塑造了众多经典舞台形象。她1929年11月14日生于上海。1946年考入雪声剧团训练班,后转东山越艺社。1951年8月,她加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得到重点培养,主演《碧玉簪》《盘夫索夫》《杨八姐盗刀》等一批传统戏。1952年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她获演员三等奖,1954年在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表演一等奖。1955年,金采风转入上海越剧院,曾为周恩来等演出《西厢记》。1963年她主演的《碧玉簪》被摄制成电影,1978年在越剧电影《祥林嫂》中扮演青年祥林嫂,又主演现代戏《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绣花女》以及新编历史剧《汉文皇后》《三夫人》《杨贵妃》等。
2006年5月,金采风荣获上海市“百年越剧特殊贡献艺术家”称号。退休后她仍不遗余力地传承带教,授戏育人培养后辈。她的《碧玉簪·三盖衣》《盘夫索夫·盘夫》入选2017年度“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通过言传身教为后辈树立了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艺术家榜样。(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