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海内外学者齐聚!2021世界城市文化论坛共谋全球城市发展

2021年10月29日12:42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上海10月29日电 (葛俊俊)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10月28日,以“数字化转型与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为主题的2021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上海)在虹口区举办。

来自中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埃及、克罗地亚、阿根廷、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海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业界代表与知名文化人共计100余人,通过现场研讨和远程视频连线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后疫情时代世界城市文化交流传播新趋势”“城市空间的人民性”“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发展愿景与区域实践”“新时代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打造北外滩现代都市发展新标杆”等系列议题分享了真知灼见。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揭牌

论坛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揭牌,首批特聘研究员名单公布,同时还举行了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学术研究文丛、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智库文丛首发暨赠书仪式,包括《海派文化新论》《城市软实力研究》《海外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等一批城市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

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上海)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在国内外已形成品牌效应和影响力,积极推进了城市文化的多维交融、多元互动和多样创新。

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揭牌,首批特聘研究员公布

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3月,是直属国家高端智库上海社会科学院,主要以设立“城市文化”学位点的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为基础的研究机构。旨在打通学界和业界,让文化研究者和文化实践者关联融合,交相辉映,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推进中国城市文化创新建设。研究院将充分利用和整合上海社科院内外人才资源,集聚国内外一流城市文化研究机构,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首批特聘研究员名单公布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学术研究文丛、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智库文丛首发

会上,毛时安、史依弘、邢建榕、伍江、任仲伦、刘士林、孙甘露、苏智良、诸大建等首批特聘研究员名单公布。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学术研究文丛、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智库文丛首发,这套丛书将为上海城市文化研究带来新的启迪与推动。

中共虹口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广杰致辞

“文化是城市的根脉和灵魂,传承着历史的基因、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迁,彰显着城市的品质魅力、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引领着城市发展的未来。”今年6月16日,北外滩世界会客厅闪耀亮相,以崭新的面貌成为世界观察上海的窗口,上海链接世界的枢纽。中共虹口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广杰指出,未来,北外滩将打造成为面向全球、新旧融合、传承创新、精细治理的新时代顶级中央活动区。

面对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两大新课题——数字化转型与提升城市软实力。上海社科院院长王德忠认为,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软实力提升,有助于进一步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多方参与转化为治理高能,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表示,本次论坛以“数字化转型与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为主题,既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之需,同时也乘此契机,广泛汲取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城市的智慧和经验,在深入开放的交流中,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启示和切实的路径。

“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徐炯说,人类精神世界的相互融通决定了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将是未来世界发展无法悖逆的发展趋势。他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向世界讲好上海故事,展现上海海纳百川的多样文化特质,体现城市的开放、活力与温度。

汇聚社会各界智慧,共谋全球城市建设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发表主旨演讲

在主旨演讲环节,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指出,全球城市作为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主要节点,在全球化中发挥战略性的作用。他总结归纳了全球城市的五大特征:一,全球城市提供了既有利于经济蓬勃发展,也有利于文化高度繁荣的相同的潜在因素。二,全球城市的文化艺术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某种内在因果关系,具有高度的共生性。三,全球城市当中活跃的跨国阶层的全球活动产生新的文化结构及其过程。四,全球城市的高度开放性和包容性,形成了汇聚和交融来自全球不同文化的能力。五,全球城市能够迸发出强大的文化创造力。

“很少有城市能像上海一样向世界辐射她的影响力”“欧美人说起中国,大多数想起的是上海,上海已经成为现代文化、建筑以及基础设施的展示区”“上海的软实力将辐射各大洲,让人们通过上海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成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Wolfgang Rohr以《上海中国文化与国际文化的融合之城》为题进行了分享。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明确,上海要在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建议,上海需要大力提升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影响力,提高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活力,发展具有竞争识别优势的核心文化产业,逐渐形成文化产业链以提升城市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他认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有很强的后劲,可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让城市的老百姓拥有较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年轻人在这个城市中找到实现价值的平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伍江进行主旨演讲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伍江围绕城市与人的关系,从八个方面阐释了独到的见解。“城市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物质载体。”他认为,城市自然承载的人类记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沉淀空间。因此,传承历史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特点,也是现代化的其中之意。

嘉宾对谈环节

在嘉宾对谈环节,路易酩轩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吴越、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陈建华围绕《城市记忆与海派文化》主题进行了分享。

秦朔认为,上海本地有很多文化符号,有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值得深挖。因此,上海在迈向全球卓越城市的过程中,如何发觉我们自身的价值和资源,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吴越说,上海这座城市充满着传承,充满着创新,才有如此的活力,一百多年的伟大城市,越来越现代化,并不是因为它是一个全新的城市,而是它不断的保持青春。陈建华认为,城市是图像的记录,也是记忆中的图像,在数字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到图像或者印象的生产中。他说,上海海派就在于对技术不断地接受和创新,这也是最明显的特点。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