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新兴媒介、智能传播与人类福祉” 2021新媒体国际论坛在沪举行

2021年10月18日11:56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上海10月18日电 10月16日,以“新兴媒介、智能传播与人类福祉”为主题的“2021新媒体国际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文博楼会议中心开幕。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与国际传播学会(ICA)共同主办,国际传播学会现任主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Mary Beth Oliver,候任主席、美国西北大学教授Noshir Contractor,前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ANG Peng Hwa教授,前主席、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Patrice Marie Buzzanell,以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学子1500多人,通过“在线+线下”的方式相聚上海,探讨后疫情时代智能传播技术的角色、影响以及对人类共同福祉的促进。

本届论坛共设有“院长论坛”“主编论坛”“智能传播与社会生活”“智能传播与身心健康”“智能传播与身心健康”“智能传播与个体幸福”“智能传播与社会治理”“智能传播与文化建构”等13个分论坛,与会嘉宾们围绕智能传播与社会生活、身心健康、文化建构、个体幸福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书记顾锋教授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主持开幕式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书记顾锋、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季颖在开幕式致辞。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本乾主持开幕式。

顾锋在致辞时表示,作为年轻的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有朝气、有活力,办学特色鲜明,走出了一条具有交大特色的传播学发展道路。本次论坛主题是“新兴媒介、智能传播与人类福祉”,“智能传播”的发展影响着诸多领域的变革。2021年是后疫情时代的开端之年,“科技向善”应当为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福祉服务,而智能传播科技更应以推动人类共同福祉、增进全球互信与合作、建构更加和谐共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

在主题演讲环节,各国专家通过线上交流的形式,“云分享”了他们对于新兴媒介、智能传播与人类福祉等方面的观点。

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熊澄宇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传播学会名誉会长熊澄宇认为,媒体融合最重要的要素是以节点为基本单元,即以人为接受和发送终端,实现无时不有、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媒体融合到媒体再造的特点便是将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让主旋律和GDP为百姓幸福感服务。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郭良文表示,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生活在虚实之间,而VR与AR等新技术的出现则创造了一种虚拟与现实交融的新文化。在新兴媒介的发展之下,以个人参与、认知感官以及互动的形式为发展方向的虚实合一的文化正在发展成型,我们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需直面其中的问题与挑战。

本届论坛特设“院长论坛”,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上海大学、浙江传媒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河南大学等近30家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创新的路径、机遇与挑战。

主编论坛现场

论坛还设有“主编论坛”,来自《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出版发行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出版》等6家主流期刊杂志的主编及负责人共同研讨智能时代传播学的未来发展道路。

大会共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其中教师组6篇,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李雪晴等《智媒时代大学生手机中介下的社交期望及行动策略研究》,西安交通大学陈积银等《极端环境下智慧城市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以7.20郑州特大暴雨为例》等;学生组优秀论文4篇,包括巴黎理工学院高等电信学院宋乐等《翻转摄像头:手机直播中的“感官传递”与“空间建构”》,上海交通大学曹旭诚等《支持推荐算法公共治理:算法认知与假定影响的链式中介效应》等。

大会线上闭幕式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