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升级、积分提现……上海高校多点发力垃圾分类评分大提升
在同济大学教学南楼一角,红、蓝、黑三色箱体胖瘦不一。扔一个塑料瓶需要4步:倒掉瓶内残留物,拧下瓶盖放入箱侧的小篓,撕下瓶纸至干垃圾桶,瓶身投入可回收箱。
在复旦大学校园道路上,一个个带有太阳能板的智能物联环卫垃圾箱,初步建立起校园垃圾分类“物联网”。箱体小屏幕上,显示着投放次数、清桶次数等数据,桶满后,位置信息直发环卫人员手机。
上海市最新生活垃圾分类考评数据显示,2021年1-8月,全市综合平均分90分以上的高校达到100%,与2019年相比,评分大幅上升。涨分背后,是上海高校在垃圾分类举措上的多点发力。
现在,每位上海高校新生在拆开录取通知书时,都会看到附赠的“垃圾分类”宣传材料。
在上海建桥学院,从2020年开始,垃圾分类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和《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中,课程第一讲就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已成为海高校学子的必修课。目前,上海高校均已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和常规宣传教育体系。
凭借学科优势,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用创新实践,为垃圾分类献计献策。
师生针对教学南、北楼和图书馆垃圾分类典型问题和相关成因开展调研,对现存的垃圾分类体系进行改造,探索更加合理高效的垃圾分类创新模式。
改造后,教学楼的垃圾投放处,有2只黑色箱体回收干垃圾,2只蓝色箱体分别回收易拉罐、饮料瓶,未设置湿垃圾箱。值得一提的是,蓝色箱外挂一白色小篓,专用于回收饮料瓶盖。该套方案还入围了全国青少年零碳科技大展项目名单。
而在图书馆内,可回收箱细分为纸类专用和塑料瓶、易拉罐专用。这是考虑到,瓶罐残留的饮料可能污染纸张。
在上海音乐学院,垃圾厢房又名“旧料别院”。
院内四色垃圾桶摆放整齐,各类操作器具有名有家,窗台绿植枝繁叶茂,空气中闻不到一丝异味,地面光可鉴人,“别院”整体与周围景致融为一体,回收再利用的轮胎刷上不同颜色镶嵌于周边建筑物墙体,与休闲长廊的圆弧造型相得益彰,成为一个师生拍照网红打卡点。
在2021年暑假期间,上海超半数的高校升级了垃圾分类的硬件设施。复旦大学添置了智能垃圾箱、次氯酸消毒除臭设备;上海交通大学新建四分类垃圾箱房;华东政法大学安装湿垃圾减量处理装置、垃圾压缩机、雨污水分流等设施。
软件方面,2021年秋季学期,“上海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监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整合了上海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效数据,实时反映各高校每月的垃圾分类第三方测评情况,每季度、每半年的综合测评成绩,高校四类垃圾产生量数据。
监管与激励并举,垃圾分类正从“新时尚”到“好习惯”。
在同济大学,2019年7月起全面引入“爱分类爱回收”垃圾分类服务。校内教学区和生活区内共设置33台智能回收设备,此举激发了师生将可回收物投入智能回收机的积极性。
数据显示,同济大学2020年已经完成825余吨的回收量,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大幅减少了后期垃圾外运的压力。去年,同济师生通过积分到账、微信提现的方式结算金额达82万余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