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教育| 科技

学生实行“双减”后,考试指挥棒会有变化吗?

2021年09月14日16:07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双减”后,考试指挥棒会有变化吗

【新闻调查·关注学生双减负11】

开学不到半个月,不少家长、学生已经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双减”带来的变化——学校的课后服务多了,学生在校时间长了;课外作业少了,而且都在学校写完了。以往家庭里“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情景少了,匆匆忙忙奔波在补习路上的焦灼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悦的亲子时光。

一方面,家长们感叹孩子的学习、生活节奏终于回到了正轨;另一方面,记者注意到,一些刚刚从焦虑紧张的“教育战车”上“下车”的家长,心中依然有着疑虑——“孩子总要面临选拔考试,这样的节奏能维持多久?”

考试,始终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指挥棒。在“双减”意见中,对于“考试评价方式”有着这样的表述:“深化高中招生改革,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在北京、上海、辽宁等省市出台的新中考方案中,也出现了增加“校额到校”名额、一些科目开卷考试、一些科目的考试取消百分制转而采用“等级赋分”(成绩分为ABCD几个等级)的方式计分、增加过程性评价等改革举措。

在考试评价方式更多元的今天,这些措施能否打消家长的疑虑,恢复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师生代表。

是否把担子压回来,不少家长在观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家长表示对当前的改革很放心,但也有一些家长仍有顾虑。家长们的顾虑分为两类,一类是“担心日常”,另一类则是“担心未来”。

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一年级小朋友豆豆的妈妈李颖就是“担心日常”的家长代表。从豆豆3岁半开始,她的“鸡娃”之路就开始了。“双减”政策出台后,豆豆的培训班从6个变成3个,只保留了数学、钢琴和书法,“语文、英语、口才”被退掉了。但是,她又和别的家长一起,买了不少试卷和教材,决定自己给孩子“加一些作业”。

“为什么还要主动给孩子增加负担?”记者不解地问。李颖的回答,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的心声:“没有考试,没有排名,我对孩子的基本水平心里没底。我的孩子到底处在班里的什么水平段上?每隔一段时间学习有没有进步?我不了解,就无法对他的未来给出预判,也无法制定适合他走的道路。给他买卷子,是为了及时掌握他的学习水平,把他的每一次成长都尽收眼底。”

于是,在培训班市场秩序逐步规范的今天,教辅教材市场却渐渐“热”了起来,记者发现,一些教辅试卷在网络平台月销数十万件。伴随着试卷同时附送的,还有“解题分析”,大多数会同时提供二维码,给出一段几分钟的辅导教师授课视频,吸引学生进一步报课。

另一类家长“担心未来”,他们的担心主要体现在考试评价上。北京市西城区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蒋林告诉记者:“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是激烈的考试。以前老师们常说‘一分一操场’,今天哪怕不‘分分必争’了,但是总会有孩子因为分数差异上不了心仪的学校。总会有孩子上北大,有孩子读职高,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上‘985’‘双一流’。”所以,这些家长心里的“弦”也不敢放松。

尽管在采访中,这些家长也坦言,过程性评价、等级赋分等方式给予孩子成长“容错率”,告别了“一考定终身”可能带来的误差,但是,他们还在等待,还在观望,观望着未来是否要随时把学习的担子给孩子“压”回来。

减的是学生负担,应该“加”的是课堂学习质量

对于这些家长的担忧,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表示理解,但是他认为,应该首先看到学校教育发生的可喜变化,并明白这些变化的意义所在。“此前校外培训无序发展给学生带来的沉重负担毋庸赘述,同学们可以说是身心俱疲。今天国家提出‘双减’,主要是减掉沉重的课业负担,同时,让校内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确保孩子们把省下来的时间精力用在最值得的地方,也让家长放心。”顾明远说。

他认为,这是改革发展的必经阶段。“如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高了,孩子们在校内就学懂学会了,同时,分层教学又让孩子们各有发挥空间,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了,家长们还需要对他们的未来放心不下吗?还需要一步步为他们制定计划吗?”顾明远说。他建议家长们转变观念,家庭教育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为主。

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何郁同样认为,改革必然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努力提高校内教育质量是未来的方向。“其实,可以从文件用词的变化看出此前孩子们的负担有多重。之前我们谈到‘减负’,说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今天的‘双减’政策,解决的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可见学生的负担已经不是‘额外的’,而是重到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到基础教育质量了。家长们应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对学生们来说,‘减负’是迫在眉睫的。”何郁告诉记者。他认为,减的是学生的负担,但随之应该“加”上去的,是课堂学习质量。“在学校,要让孩子们在学习上‘吃饱吃足’,在题目上‘练会讲透’,在学校学得越好,家长们就会越放心。”何郁说。他建议家长,不要把文化课试卷看得太重,让孩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全面发展才是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

完善过程性评价,评价结果要“可感知”

考试评价体系改革关乎着“双减”的效果,如何改,能否打消家长的顾虑和疑惑?不少地方已有近年来改革的新鲜经验。如上海市推行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评价体系,整个体系由“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习负担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等十大指数构成,运行一段时间以来,学生的学习动力、师生关系等都有明显进步。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家长仍对分数有“执念”。有家长谈到,“分数是最公平的”,担心当前的“过程性评价”、等级赋分等方式可能会导致大家都差不多、拉不开对比度的现象,所以不敢放松对分数的追求。对此,何郁认为,尽管“过程性评价”着眼于日常表现,但是,“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状态、深度、广度及其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力量感,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家长肯定看得到,学校当然也看得到。未来对于‘过程性评价’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使其进一步细化,尽量让它成为一项更加可以‘感知’的评价指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谈到这样一个事例:当年清华大学招收赴美留学生时,年轻的钱学森报名参加选拔考试,数学却没有及格。老师们分析钱学森的数学试卷,发现他是在没有学习微积分的情况下写出的答案,很多解法有独创性,加之别的科目成绩优异,最终依然给了他留美机会。储朝晖认为,这也是“过程性评价”的一种:从学生的试卷解题中,看出他的潜能。他认为,未来的“过程性评价”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认为,关于考试评价的改革,还应该注意“升学考试要针对不同学段的特点进行”。他认为,除了考试,要改革的还有招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石,小升初上下衔接应当尽量减少竞争现象。同时,中考不是高考的预演、不是选拔性考试,应该主要关注对学生义务教育成果的检验,并依据学生个性特点适当分流,推动因材施教。”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罗志敏认为,解开评价难题还应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材观、职业观,及早在孩子心里种下有利于未来全面发展的种子,这样,也能让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更有信心”。(记者 姚晓丹)

(责编:严远、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