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延续上海这座城的精神和文脉

2021年06月25日15:34  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海”纳百川 延续上海这座城的精神和文脉

  永不消逝的电波

  不断被今天的年轻人接收

  “李侠”“兰芬”一次次打动观众的同时,演员朱洁静觉得自己和“兰芬”越来越像了

  虹口区黄渡路107弄15号,一幢三层砖木结构的老式洋房,是李白烈士的故居。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创排期间,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曾登上这里嘎吱嘎吱作响的楼梯,找寻历史的痕迹。李白1937年从延安来到上海,长期从事中共地下电台工作,1948年12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次年5月7日就义,距离上海解放仅20天。

  朱洁静扮演的“兰芬”,原型是李白的妻子裘慧英。她不施粉黛、衣着朴素,轻言少语。然而在“兰芬”身上,朱洁静看到了中国女性的力量,一个妻子、一位母亲的力量,她的坚贞,她的冷静,她的顽强,都深藏在日常生活的平淡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迄今演了250场,“李侠”“兰芬”一次次打动观众,红色电波也不断被今天的年轻人接收。

  记者:“兰芬”是一名地下党员,一名弄堂里的主妇,塑造这个角色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朱洁静:这是我20年舞台生涯中挑战最大的一个角色。表演最难的地方,就是在演员一出场,就要让观众相信他们,相信舞台上每个人物都是真实的。“兰芬”曾经离我很远,但当我一点点靠近她,我有了新的渴望,我特别渴望观众能和我一样,深深地热爱她、敬佩她,我特别想把自己接受的精神洗礼传递给更多人。

  记者:你也是一名老党员,在今天如何践行自己的使命?

  朱洁静:演《天边的红云》的时候,我是在国家大剧院的后台转正的。当时感到自己的党员身份和演员身份融为一体了。在没有硝烟的和平年代,年轻一代用什么来回报当下的幸福生活?疫情中,我看到那么多医生赶赴前线,他们何尝不是今天的李白。

  我们心中也都有爱和信仰,只是有时候没有意识到,但触摸到先辈的那些事迹时,内心深处的信仰就被激发出来了。上海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我现在能做的,就是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把革命事迹和红色基因通过舞蹈传递给观众。

  记者:脱胎自《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晨光曲》跳上了央视春晚,这段弄堂旗袍舞为何能跳进观众心里?

  朱洁静:《晨光曲》描绘的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一群弄堂里的女人,坐在小板凳上,拿着蒲扇,守着炉子。可是当把这些上海寻常生活的细节搬上舞台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种时间流逝的美,它惊艳和感动了许多观众。在我看来,《晨光曲》是一种质朴的烟火气,一种自带风情但不取悦他人的美,一种美而不自知的感觉。这段舞蹈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难,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跳出对的感觉。你不能只是去跳动作,还要去品尝它的味道,然后,一点一点地,让这种迷人的味道从自身散发出来。

  记者:一部红色题材主旋律作品,为什么能打动年轻观众?

  朱洁静:首先,它是美的,美可以感染人。美不仅仅在于形式,于一个舞蹈演员而言,那不只是容貌、身段美,不只是色彩斑斓,美轮美奂。美不是感官愉悦,也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美是一种力量,美是道德精神的象征,美是静穆的伟大、崇高的生活。而崇高和伟大都植根于最素朴的生活,最普通的人民,我塑造他们,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为更好的人。演完“兰芬”,我真正明白了我是谁,我为什么跳舞。甚至我觉得,我现在越来越像“兰芬”了。

  我们与上个世纪的同龄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共同传递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是一份初心,更是一种使命。不管在哪个时代,人的情感是共通的。当你真正去了解那些人,你也会和我一样相信爱与信仰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属于英雄,也属于每一个在平凡处奋斗着的你我。

  记者:你9岁就来到上海,这座城市给了你怎样的滋养?你希望如何回馈?

  朱洁静: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我们身上也有着红色印记。我是这座红色城市哺育、滋养的女儿,很感谢上海的历史底蕴和时代精神给了我艺术的土壤,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养分。

  我今年36岁了,依然会把每一场演出都当成第一场去跳。舞者的艺术生涯是短暂的,我以前常常对未来感到迷茫,可是现在,当我的脚步越来越踏实,路就变得越来越开阔。在日复一日笃定的付出中,我内心的答案越来越清晰。我想我不会止步,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都要继续发光,继续为上海文化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市民艺术夜校课程“意外抢手”

  今春扩容后,1200个名额5分钟内报满,下半年将纳入更多区,满足广泛多元的市民文艺爱好

  ■本报记者 钟菡 简工博

  暮色中,一名衣着时髦的精瘦男青年跑进古宜路125号的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这个“95后”叫温介邦,是一名街舞老师。但是这天晚上他是来当学生的,学的是跟自己工作不搭界的相声。

  12堂课,只需500元,学一门与自己工作不相关的艺术课程——这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从2016年探索开展的市民艺术夜校。开辟下班后的晚间时段,服务18—55周岁的中青年人群,市民艺术夜校迄今已开办课程135期,服务受众4.2万人次。今年报名的学员中,“80后”占70%,“90后”占20%。

  今年春季,市民艺术夜校正式扩容至静安、徐汇、长宁、虹口4个区,增加约50%课时。即便如此,46门课共1200个名额5分钟内就报名满员,最快的一门课50秒就被“抢”光。下半年,普陀、闵行、浦东、青浦、奉贤5个区确定加入。

  “这门课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有趣味,相信随着你们学习的深入,会发现这门课越来越无聊。”相声表演课任课教师周海明面对包括温介邦在内的25个学员,一句开场白就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第一堂课上,戴着金属细框眼镜和一顶黑色礼帽的温介邦就被周海明点名上台训练“数冬瓜”——这是学相声的一项基本训练,既是练习吐字,也是练习气息,一口气数25个视为合格,周海明能数48个。温介邦清了清嗓子,一口气连数35个冬瓜,台下的同学掌声一片。

  上海市民对各类艺术热爱之广,出乎周海明的意料。这种广泛多元的文艺爱好从市民艺术夜校课程设置就可窥见一斑:今年春季开设的46门课程中,既有实用的朗诵表演、手机摄影,又有闲逸的香道体验、光影美术;既有东方的工笔画、汉服舞,又有异域的非洲鼓、阿卡贝拉;既有传统的钢琴,又有紧跟时代的短视频制作。

  课程设置丰富却不随意。今年春季46门课程中最抢手的是静安分校的零基础手工木艺课——50秒即告满员。不过在授课老师余清戴看来,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接到市群艺馆和静安区文化馆的课程邀约后,余清戴专程去调研了市场上各类木工产品与课程,再结合场馆实际情况开设课程。通过12期课程,学员能了解木工文化,自己动手制作4个产品,课程价格仅是市场价的1/5。

  据市民艺术夜校项目负责人杨玲芝介绍,每期课程都会在文化云和市群艺馆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问卷调查,问卷还会征集学员们对课程设置的建议。

  今年新开设的光影美术课是市民艺术夜校与巴塞当代美术馆合作的课程。负责授课的巴塞当代美术馆馆长徐洋扬介绍,相比美术馆公教课,市民艺术夜校的课程更通俗易懂。“比如第一节课我会向学员讲述现代艺术的时间轴、凡·高的生平,再以他的画作为例,教大家如何调色。两节课后,学员就可以完成一幅自己的《向日葵》。”

  和专业机构合作,还能互相“扩群”。徐洋扬带来馆藏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把美术展搬进教室。课程结束后,优秀学员的作品也会进入美术馆展出。

  在这里,阅读上海的诗意

  “可阅读”的历史建筑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也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我们想把剧烈变化的街道的灵魂留下来,除了对老房子物质上的保护,还要有精神和文脉上的保护。

  ——作家陈丹燕

  ■本报记者 施晨露

  “我在这个街区长大,这里的街道上有春天会飘絮的梧桐树,夏天会传来响亮的知了叫声。这个街区的生活方式养育我长大,当我知道要在这里做一个讲座,一直有回到娘家的感觉。”今年4月世界读书日,淮海大楼转角处的“乔咖啡”里,作家陈丹燕面对台下读者感慨。这场名为“记忆城市容颜”的分享会之后,一行人沿着淮海中路向前漫步,目的地是一公里开外的武康大楼。

  传奇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武康大楼,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武康路和淮海路的夹角小于30度,使它有着一艘起航巨轮般的独特造型。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郑君里、王文娟等文化名流都曾是武康大楼的住户,如今仍然居住着百余户人家。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短短3天,武康大楼所在的衡复历史风貌区迎来42.4万多游客。站在接近30度的锐角街口,无论是外来客还是本地人,都喜欢以武康大楼为背景“打卡”,留下关于上海城市容颜新的记忆。

  “历史建筑文化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使用中保护。”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眼中,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就像一部浓缩版的世界建筑史,为这座城市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同时成为人们热爱上海的理由之一。“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不能没有历史建筑的彰显,同时,要让历史建筑植入新的功能。”

  最近两三年,武康大楼经历建筑内外部修缮、周边“蛛网”落地,一再蜕变。今年初,这里又进行了一场“微更新”,大楼面前的人行区域移开了4处电箱、1根电杆,向外扩展了足足3.6米。从“船头”位置以咖啡+文创为主题的30°空间,步入笔直而通透的长长门廊,大隐书局、老麦咖啡馆、“城市交集”展厅、元龙音乐书店……沿廊千余米空间经过业态调整,成为老建筑吸引人们走进来、留下来的新“宝藏”。寻一张唱片、喝一杯咖啡、翻几页书,上海的城市文化就在烟火气构筑的日常中释放着魅力。

  “建筑不仅是房子,更是人类生活栖息之地。”在上海,一项以城市、建筑与文化为主题的诗歌散文大赛已经连续举办8年。在作家赵丽宏看来,建筑也是一种文学,承载着人类的文化、历史与情感,是人类孕育繁衍生长、生命诞生消亡之处,从而形成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纪念碑。

  守护这些文化纪念碑的,是这座城市的每位文化自觉者。“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历史”项目形成的《住在武康大楼》一书中,有个细节:大厅里一块旧地砖坏了,找不到和原来一样的,学美术的居民秦忠民就按原图案画上了。项目发起者陈丹燕说:“现在,走进武康大楼,甚至远远看它一眼,在心里出现的都是一种非常亲切的感情。采访过的居民,他们说话的声音,他们留下来的对这幢建筑的认识和感情,甚至他们家里的样子,一一浮现。我们想把剧烈变化的街道的灵魂留下来,除了对老房子物质上的保护,还要有精神和文脉上的保护。”

  不少专家指出,城市是人活动的场所,更是人文的容器,优秀历史建筑对城市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本身,更在于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启发人们重新认识城市,认识城市与人的关系。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织在一起,奠定了上海城市的精神底色,近代历史建筑正是三种文化交汇的直观体现。

  目前,上海已形成较全面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涉及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397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250个风貌保护街坊和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自2018年启动“建筑可阅读”工作以来,上海对外开放的历史建筑增至1037处,2400多处老建筑可以“扫一扫”听故事。今年2月,市文旅局发布《2021年“建筑可阅读”十大行动计划》,推动“建筑可阅读”从“扫码阅读”的1.0版、“建筑开放”的2.0版,进入全新的“数字转型”3.0版。

  导演王家卫监制的剧集《繁花》不久前揭开面纱,预告片镜头里,上海演员胡歌饰演的阿宝爬上瓦片屋顶,在夕阳余晖中望见一座白色建筑的穹顶。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这栋历史建筑,一年多前经过精心修缮改造,成为一家诗歌主题书店。小说《繁花》的故事是从这栋建筑开始的,而城市更多的故事正从老建筑的新内涵里生发出来。

  这或许,就是属于上海的诗意。

(责编:严远、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