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区改造是上海16项民心工程的关键之一。在5月12日举行的上海市旧区改造专家委员会研讨会上,市住建委主任姚凯表示,上海进入了大规模旧改收尾阶段,以及全面打响零星旧改攻坚战的新时期。
上海旧改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漫漫长路,剩余的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成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在城市更新从“拆改留”转为“留改拆”之后,统筹协调旧改和历史风貌保护的关系也成为难题。新一届上海市旧区改造专家委员会5月12日成立,多位专家学者进行建言。
两年内完成46.5万平方米旧改
上海正在举全市之力,千方百计改善旧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截至2020年底,全市剩余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约110.7万平方米,涉及居民约5.63万户。上海已经明确,要在2022年底前完成这些旧区的改造。
从2019年开始,上海启动旧区改造新机制,拓展旧改项目融资新模式。如采用市区联手、政企合作的旧改模式,同时成立“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创造出旧改的加速度。
两年来,市城市更新中心与黄浦、虹口、杨浦和静安等区域实施13个项目,共37个地块,改造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超过64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3.33万户,占全市旧改任务50%以上。
“上海旧改的成绩来之不易,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前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叶梅唐表示,“对于旧改项目,要坚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遵循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效应统一。”
目前,上海中心城区的旧改呈现多点开花的格局。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导郑时龄建议,旧区改造也需要站在更高层面上,与城市发展的整体定位结合,与新城发展统筹考虑,同时出台相关的协调机制。
上海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业务总监许菁芸表示,2021年至2022年,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计划启动14个项目,共46个地块,涉及二级旧里以下房屋46.5万平方米,居民约3万户。对无法实施的旧改“毛地”地块,起到托底保障作用。
风貌保护已形成保护思路
和过去数十年相比,上海旧改思路发生变化,更强调留住历史韵味,既要保护好空间格局和建筑特色,也注重人文关怀的保留。
在新一轮旧改中,上海进行了初步探索。许菁芸表示,经过两年时间,旧改风貌保护和规划设计已形成一套流程方法。在旧改前期进行评估研究,强调细化甄别评估,摸清基础情况;在规划设计条件方面,会同部门专家明确底线要求;在规划实施方案方面,引入市场主体参与编制;在控详规划调整方面,配合管理部门,参与规划编制。
位于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乔家路地块,最能反映老城厢传统居住生活文化的地区,也是最能代表上海传统地域风貌特色的地区。其占地面积达到24公顷,涉及居民户数8000余户。
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珍贵家当,乔家路地块在启动改造之前,由专家和开发团队对街巷界面、地块肌理、历史建筑进行风貌评估,分析建筑的外墙、结构、局部特征,甚至细化到第五立面(建筑屋顶),而且挖掘和梳理出地块里的历史和人文故事。在编制引导方案中,考虑风貌保护、空间格局、配套完善、功能容量等因素,在明确规划底线的同时,预留充分的规划“弹性”。在编制实施方案时,引入市场化团队参与,鼓励塑造活力街区,寻求长期运营;保护历史街巷格局,控制地块肌理尺度,丰富建筑形态样式;在产品需求方面,适应现代生活的功能需求;建筑呈现传统“和而不同”的风格。在市场化方案的基础上,配合管理部门完善规划编著,特别是细化保护要素和保护细则。
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秘书长、副研究员李孔三认为,在旧区改造中要更注重本土建筑的研究和利用,应让建筑师尽早参与其中,才能充分诠释传统建筑思想,把传统建筑的精华充分运用到旧改的新需求中。
“旧区改造到底怎么改,也要考虑当地居民感受。”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顾问章明表示,历史风貌保护并不意味着老房子要全部保留,应根据房屋实际状态和居民的居住情况来决定,既要侧重肌理保护,也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