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上海科技奖,足金足赤“特等奖”藏着啥“上海秘密”

姜泓冰 黄晓慧

2021年05月26日10:01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中国智造”的超大型自动化码头设备走进全球14个港口,基于人脸识别的健康码覆盖10亿人,心内科知名医生自主研制百姓用得起的新型冠脉支架……5月25日,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授奖281项(人)。

大江东工作室从这份上海科研界“年度成绩单”看到,创新策源能力,正在上海的持续养护中蓬勃而出。

坊间曾流传,创新是上海的“短板”——与没有历史包袱的兄弟城市相比,在近代工业化浪潮中崛起,担负众多国家战略、又是财赋重镇的上海,走出每一步,都必须考量“万无一失”。

这样的使命担当,束缚着、也成全着上海。近些年,加速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苦练创新策源能力内功,褒奖源头创新成果,2020年上海科学技术奖85项高等级获奖成果中,20%为基础研究类,获奖成果平均研发时间都在10年左右。近三年间,基础研究类、前瞻性的自然奖和原创性的发明奖,占比持续攀升。

奖还是那个奖,获奖“成色”却在不断提升,堪称“足金足赤”——从2012年到2020年,12项上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全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这些高等级获奖成果,藏着怎样的上海源头创新“密码”?

十年磨一剑,勇当高效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小岗村”

刚揭晓的两项特等奖。其一是“面向复杂场景的人物视觉理解技术及应用”。它将国际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率先应用于腾讯健康码,助力复工复产,已在全国超100个城市落地,累计亮码超200亿人次,覆盖10亿人口,累计访问量破500亿,彰显疫情防控的“上海担当”。

健康码、刷脸支付,你我每天一睁眼就会用到的随身工具,出自上海,背后的内核技术经历了十年打磨。

“最早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不超过10人,交大包括我在内5人,腾讯优图5人。”5月21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利庄,作为获奖项目负责人,向媒体讲述健康码核心技术的前世今生。

如果不是突发新冠疫情,不是人脸识别技术在关键时刻利剑出鞘,这个奋战了10年的团队,不会走到公众面前。

10年前,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到上海求职的盛斌,也没想到会成为上海科技奖最高荣誉团队的核心成员。听了马利庄2010年在香港的一次演讲,他就决定奔沪。

盛斌还记得,马教授讲到,科技服务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不是存量经济的简单搬家,而是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创造出增量经济。——前瞻性理念与使命感,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他。

当时的热词是云计算、大数据,马利庄却带领团队在相对冷门的“图像和几何识别建模”领域埋头耕耘。2013年,又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开展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人脸技术研究。

起初,项目组开发的人脸识别技术,精度只有60%—70%。面对难题,高校、企业联合团队展现出足够的耐心与互信。校企紧密合作且分工明确,高校负责核心技术攻关、企业负责核心技术转化。难题被一点点攻克。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团队插上新的翅膀,而今,人脸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8%。

认脸,机器终于比人“聪明”了!

马利庄感慨,科研工作不存在弯道超车,得一步步爬坡过坎,攀上高峰。目前,项目组发表高水平论文290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65项,软件著作权15项,国际国内标准9项,系列技术18次刷新世界纪录,在防疫健康码、复工复产、AI寻人、互联网金融等方面大展拳脚。

盘点成果,几乎都有跨院校、跨行业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与跨区域合作,是今年上海科学技术奖明显特征。2020年的269个获奖项目,完成单位共843个,平均每个项目有3.1个完成单位,上海以外单位参与的108项,占四成。

让盛斌耐得住寂寞的,还有上海聚揽天下英才的开放气度、上海交大宽松包容的科研体制环境。

交大面试的当天下午,盛斌就收到录用通知。“这样的效率,我以往求职求学经历里是没有的。”公开、透明、吸纳人才的高效,让他感受到上海求才若渴的诚意——近年来,上海先后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人才政策30条、扩大开放100条等政策法规,妥妥的改革范儿。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勇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小岗村”,通过建立一门式服务系统、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等举措,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形成成果转化“交大生态圈”。

“不唯论文SCI指数高低、不唯经费多寡论英雄,才有这么多老师潜心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团队新进的青年研究员卢策吾说。

“面向复杂场景的人物视觉理解技术及应用”研发团队工作照片。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企业跃升创新主体,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洋山四期超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也是特等奖得主。

“世界上没有哪个全自动化码头的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00万标箱,只有洋山港四期做到了!我们设计的年吞吐量是630万标箱,未来会诞生更多世界纪录。”站在中控室,洋山港四期总设计师刘广红自豪地告诉大江东。

这片码头,1.5万平方米堆场区空无一人,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像流水线上的一个个盒子,被吊臂轻巧地从货船取下,放在无人驾驶车上,运送到堆场区,机械手抓取后再逐一安放在轨道上,准确推送到既定泊位,等待货主提取。

指挥这个智慧码头的“聪明大脑”,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作业系统(ITOS系统)。靠着它,原本配备1000-2000工作人员的集装箱码头,“缩水”到300人,节约人力70%。今年底,中控室搬到上港集团位于上海市区的总部大楼,远程遥控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自动化码头。

这套系统,打破了国外软件在自动化码头管理系统的垄断,更实现了科技反超。在以色列、阿联酋自动化码头建设,都能看到上港集团身影。

细看这份新榜单,企业唱起主角。843个完成单位,企业占比近50%,与高校院所旗鼓相当。

刘广红感慨,创新从来不是凭空想象,是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步调协同。上世纪90年代,国外就已出现自动化码头。2002年,洋山港一期工程开建,他是第一批建设者,2006—2014年,他又担任了洋山港三期、四期总设计师。

刘广红说,洋山一期工程不是没想过自动化设计,但那时最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快速、可靠地建设深水集装箱码头,填补上海港深水集装箱泊位空白,尽早确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当时国内工程、装备、信息等技术水平,也未达到自主建设智慧码头的水平”。

而今,梦想成真,正一串串刷新世界记录。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货物贸易额同比下降5.6%,上海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却逆势达到4350万标准箱,连续11年蝉联世界第一。在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过程,上海科技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2020年,有10家像上港集团这样的企业,牵头完成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科技成果。所有奖项中,78.8%的发明奖、69.6%的进步奖,都有企业参与,彰显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如果说创新是这座城市的基因,那么,传承创新基因、缔造创新成果的主角,企业当仁不让。

洋山四期超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上港集团供图。

人民至上,人民城市人民建

科技抗疫,城市数字化建设,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获批上市——榜单上每一个奖项都关乎人民、关乎生命、关乎城市的美好生活。

2020年上海科技功臣奖获得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数十年如一日,心系患者“心病”。他的团队实现了本领域多项国内“第一”。

为打破国外垄断,解决看病贵,他带领团队耗时10多年,成功研制“国人用得起”的冠脉支架,显著降低相关价格。

他们成功创制我国首枚“可完全消失”的冠脉支架,实现支架与血管的友好共处。2020年,葛均波团队研制的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Xinsorb,顺利通过国家审批上市。

2020年疫情爆发,葛均波因患者不方便到医院就诊而心急如焚,率先开通了心血管远程免费问诊。听说中山医院组织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他第一时间报名,在给全体学生的一封信中,他说,“这次战役中,没有旁观者!”“作为《内科学》主编,我熟悉每一个亚专科知识,可以在会诊时提供帮助!”。

心中装满无数病人,葛均波为“心”辛苦,为“心”欣慰,更用“心”忙碌。“为患者看好病是我的职责。用激情对待工作,做一名好医生”。

上海的城市管理者亦如医者般守护建设人民城市的初心,迎击“城市病”的痛点难点堵点。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设计了跨地域、跨领域、高效协同的政务服务联动系统,率先在全国层面实现了超大规模城市政务服务平台的“网络通、系统通、数据通和业务通”,极大推动了上海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了政府管理能力和城市治理水平,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成果在50多个城市得到应用,服务群体覆盖3.5亿人。以随申办、随申码、电子证照等为代表的“一网通办”服务,成为上海服务标志性品牌。

同济大学领衔研发的“应急水处理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针对疫情突发事件下应急水处理与安全保障的重大需求,在武汉方舱医院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应急医院医疗污水处理等关键时刻派上用场,推动了我国应急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和装备革新。

2010年,上海提出“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战略,拉开智慧城市建设序幕,一场数字化风潮,席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十年间,上海没有因为勇立全国数字化浪潮顶端沾沾自喜,而是踏踏实实啃下那些跨部门、跨层级、跨技术、跨学科的硬骨头,把整座城市连接为一张智慧的网,持续褒奖那些为人民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者、创新者,为全国城市治理贡献出“上海方案”。

(责编:陈晨、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