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后浪”同台“打擂” 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收官

2021年05月24日14:14  来源:东方网
 
原标题:“前浪”“后浪”同台“打擂” 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收官

  群舞《飞向同一片蓝天》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5月23日报道:对口快板《龙女追星》、对口相声《说话不算》、浦东宣卷《报恩》、故事《闭门代购》、上海说唱《云端砺剑》…… 5月23日晚,2021年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在南北曲艺的轮番登场后落下帷幕。总共6天11场展评展演,172个作品角逐舞蹈、音乐、戏剧和曲艺四个门类的优秀新作奖。评委们认为,在越来越多学院派新人加入创作队伍的同时,群文特色应该成为新的关注点。

  今年的参赛节目题材广泛,展现了不同时代历史长河中各个层面的“小人物”的大情怀。群舞《长河无声》用当代舞的语汇形式,回望历史长河、缅怀民族英雄;沪书《觉醒者》讲述国歌从上海传播到全国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群舞《小巷总理》反映了社区里一群为百姓排忧解难的基层党员“小巷总理”的平凡工作;小组唱《青春的歌》由一群在各个岗位的年轻人来演绎青年人饱含热血、坚定信念实现青春的理想;上海说唱《云端砺剑》讲述当代试飞员用生命保住数据完成13代人的技术突破……

  小品《我记得你,你就活着》

  群舞《小巷总理》

  “我已从毛头小伙转眼成为中年大叔”,松江文化馆党支部书记、《装台》舞蹈编导之一顾风庆回忆自己和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纠缠”的20年,感慨不已。作为群文创作最重要的平台和机制,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孕育了无数新人新作,见证了上海市舞台类群文创作的蓬勃发展。

  群舞《装台》

  20年来,顾风庆始终追求群文作品的“地气”,用上海的风情民俗作为舞蹈的背景,将人物和情感串起来,形成了富有独特个性的舞蹈作品。此次展评展演,他和徐汇区、浦东新区的编导、演员们合作的舞蹈《装台》,运用流行舞和现代舞的手法,将群文工作者平凡工作中泪水、欢乐和奋斗呈现给观众。群文工作者最常见的日常生活很少被搬上舞台,反而成为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的新颖题材。舞蹈评委、国家一级导演魏芙坦言,“看了很激动,我被带入了。”

  从顾风庆、裘思凡、胡蕴琪到新人王靓彧、康洁丽、周何,越来越多的群文工作者活跃在创作舞台上。“这个平台激活了年轻人的激情,还有一些演员转向编导方向,创作队伍进一步扩大,他们从手法上都在不断寻找适合群文表现的手段。”魏芙关注上海群文创作多年,看到一个个年轻创作者登上展评展演的舞台,人才辈出,感到欣慰。在今年的舞蹈场,观众们可以看到《云·海情》的孙滢、《为你撑起一片蓝天》的王龙、《装台》的沈贵泽,他们既编舞又表演,形成新人新作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与舞蹈一样,音乐、戏剧和曲艺等门类同样呈现出“前浪”后浪”齐发力的创作热潮。王晓宁、俞志清、徐开麟、谈敬德等老一辈耳熟能详的群文创作者依然在耕耘路上,年轻一代如王媛慧、安川、薛晓、刘晓耕、周檬奇等已迅速跟上来。新生代中的作曲者孙彬彬、编剧杨迿几乎年年有佳作,曾分别以器乐重奏《和·鸣》、小品《亲!还在吗》斩获群星奖。

  室内乐重奏《海豚》

  上海的群文创作机制受到评委们一致称赞。从市、区、街镇三级群文创作机制层层对接,到推进文本讨论会;从第一批6个创作基地到第二批16个创作基地或创作活动示范点,围绕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积极发挥“群文创作孵化机制”,优秀群文新人和新作层出不穷。随着越来越多专业院校毕业的新生力量加入到群文创作队伍中来,创作水准逐年提高。

  不过,评委们也认为,群文特色应该成为新的关注点。作曲家、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主任、评委顾春雨表示,年轻的创作人员还需要不断学习,从什么角度去反映群众的生活和思想,还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很多观众不太了解群文作品的特点,作曲家、评委陆在易解释,“群文创作是为业余表演者创作,首先要适合业余表演者,适于传播;其次是在短小精悍、简单有力、情感真挚上下功夫。”

  沪剧小戏《哭脸和笑脸》

  “令人欣喜的是,不仅中青年群文创作者越来越多,来观看演出的中青年观众也在增加了,还带小朋友过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介绍。今年的展评展演活动在以往评委(95%)加观察团(5%)的评分机制上,首次增设观众评价环节。其中,根据身边故事改编的群舞《小巷总理》获得观众评价最多。主办方表示,今后还将持续推进和完善观众评价机制。

  2021年也是四年一次新人奖再度开奖的时候,评委们在展评展演全部结束后,将继续讨论评选。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