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与“做到”

2021年05月18日10:31  
 

“世界上最长的距离,莫过于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那“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路,究竟有多长?

2013年的1月17日,一个寒风凛冽的午后,我接起来电,从对方急切表述中得知盛名电机公司发生了由群体性劳动争议引发的停工事件……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下滑,伴随企业发展转型、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政策消化期的进程,一个以制造业为主体的闵行开发区,出现类似事件,自然也是历史发展之必然。然而,我知道,出事那家公司,原系日资企业,从业人员逾2000人,且多为征地女工,自2012年秋天,被一家民企收购后,人心一直不稳。 于是,我赶紧去了现场。

事发背景,始于股权便更——引发员工对未来发展的猜测与质疑;导火线,由管理层匆忙推出“员工就业规则”而引起——使员工的猜测与质疑被无限放大。一时间,群情激奋。直至次日晚,当员工面对与管理层沟通无果的状况,亢奋中的近百名员工,情急之下,将10名管理者,包括日本籍人员,围堵在了工厂四楼的办公区域……至此,维权之路,偏离了原有轨道。

瞬间,信息传遍闵行,惊动了上海,震动了世界局部地区……

第一时间:闵行区区长莫负春、区委副书记赵祝平、区总工会主席俞莉红……劳动监察、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等,悉数到场。在多数员工的理解配合下,“围堵”一幕,很快被化解了。然而,比这更纠结、更艰巨的是,如何解开员工的心结,尽快缩短员工与企业、与工会、与政府“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将“知道”的意识形态,向实践“做到”的具体转化,坐阵指挥的赵祝平副书记当即表示:企业必须撤销日前公布的《员工就业规则》,并向员工致歉;发挥班组长细胞引领作用,迅速扭转“对峙”局面……。同时,明确,于次日上午,在开发区展示中心,召开班组长与职工代表沟通会,并由我主持会议……一经宣布,所有眼光,齐刷刷地对准了我……

虽说,我曾无数次参与调处工作,但面对如此庞大的“面对面”阵容,还数头一回。没有彩排,现场直播。睽睽众目下,能控住场面?开好头、起好步吗?

蕴藏于员工内心的郁闷、焦虑与不满,乃至部分反映在面上的偏执与急躁,并非被宠坏了,也非矫情,而是员工们自“主人”转为“雇工”以来,被遗忘、被冷淡的太多、太久,从而,积“怨”成疾……

第二天上午,准10点,我站在主持人位置上,环顾四周,整个会场被挤的满满的,160名班组长、职工代表,外加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及媒体记者等,不下200人。部分人坐着,大部分呈扇面状围站其后,将主席台裹的严严的。那丛中,我一眼望见香港凤凰电视台、日本读买电视台及本市媒体记者们所架设的“长枪短炮”……

“各位,大家好!本人站不改姓,坐不更名,叫王利建,开发区工会主席……”,我面带微笑,尽量以平和语气拉开会议帷幕。见大家眼光朝我聚来,便接着说道:“对公司发生的停工事件,我深表遗憾……;在这个场合,以这种方式与各位沟通,我很抱歉……”。正待进一步展开时,忽然,门口处,一急吼吼年轻人,无视保安劝阻,执意闯入会场,霎时,冲到我的面前。他一面欲夺我手持的话筒,一面大声嚷嚷:“别听他们的,让老板出来,我们要……”。一时间,令无数人为之捏了把汗。说来幸运,情急中,似有“神”助的我,一边护着话筒,一边从容淡定地告诫来者:“若想参会,就请坐下;若想发言,待我说完;若想‘砸场子’,就立即离开”——末尾那句,我加重了语气。在义正言辞回应下,稍一会,那年轻人见自己孤掌难鸣,便无趣地退出了会场。没想到,这插曲,不但没改变会议走向,反而提升了我的气场……最后,我郑重呈述:“我将和我的团队坚定不移地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场内,响起了久违的掌声……。更令人愉悦的,在当晚黄金时段,香港凤凰新闻台客观、公正地报道了这一“事件”,那画面中的我,也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露了个“小脸”。

……不久,在各方耐心细致的解惑释疑中,员工们陆续返回了各自岗位,企业与园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回到眼前。恰逢闵行开发区步入“而立之年”,回眸以往每一幕,追思跨过的每一坎,欣喜与感慨之余,不禁问自己:假如,把曾有过的每次“危机”,看似一场战役,也许,“做”了,或“做到”了;若把以往或潜在的“危机”,看似一场“战争”,那么,面对下一场“战役”,我能“做到”吗?能阻止它出现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来源:新民晚报 闵联公司职工 王利建 作于2016年)

(责编:葛俊俊、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