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开发区跻身上海市开发区综合评价前10名

2021年05月10日14:47  
 

2020年10月14日, 2020年上海市开发区综合评价结果出炉,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闵行开发区”)在全市108家产业园区中综合发展水平跻身前10名,在68家5平方公里及以下小型园区中位列第2名。作为工业开发区,闵行开发区绿色发展指数位列全市第1名。

闵行开发区成立于1986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在3.5平方公里的主园区中实现了低能耗、高产出的绿色制造模式。1986年至今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52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50亿元,上缴税金796亿元。2019年当年实现营业收入65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6亿元,上缴税金48亿元。开发区先后获得上海市“品牌园区”、“质量与环境双优园区”等称号。闵行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是上海26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

作为以外资为主的开发区,目前主园区实体落地企业仅有7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世界级外资研发中心7家,地区技术创新中心18家,全球500强投资企业22家,属于小而精的高品质现代化制造业园区,区内企业品质在全国首屈一指。

闵行开发区在坚守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主园区转型升级发展。园区近年来致力于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重构,积极吸引研发总部等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入驻,培育壮大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先进产业集群。园区现有包括三菱、西门子、ABB、强生等多个产业集群,区内企业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项目的陆续落成,进一步提升了园区经济密度,提高了园区创新策源能力。

在立足主园区的同时,闵行开发区积极开拓外延,以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简称“零号湾”)和闵行开发区西区为两翼实现产业升级。

2015年4月,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闵行开发区、上海交大联合闵行区人民政府政府共建“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简称“零号湾”)。闵行开发区充分运用大学智库资源、发挥区域范围内智能平台和载体的作用,使得更多创新资源向零号湾聚集,推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相融相伴、共生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加强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今年6月,闵行开发区和上海交大以“零号湾”的合作共建为基础,将“大海洋科研创新大平台”引入闵行开发区,双方合作共建“上海交大——地产闵虹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基地”。闵行开发区有效发挥上海交大科研优势以及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形成与交大科技创新深度合作为特色的闵行开发区转型发展“新引擎”。

2017年7月,闵行开发区与闵行区人民政府按照合作协议书内容,共同启动闵行开发区西区建设。闵行开发区西区承载着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和上海人工智能创新的双重使命。闵行开发区西区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土地和载体资源,大力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落户开发区,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开发区运营管理功能。目前已有科大讯飞、金闼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入驻。闵行开发区西区作为闵行开发区的强力外延,正致力于推动闵行开发区转型升级,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全力打造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园,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闵行开发区的智能产业新高地。

在企业服务方面,闵行开发区进一步优化升级。闵行开发区服务中心于2020年6月1日正式落成并投入运营。服务中心内设人才服务站、智慧书屋、健康驿站、党群中心及展示中心,更好地为开发区企业职工提供便利服务。服务中心内设有 “企业之家”,积极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保障,做好服务园区企业的“店小二”,进一步优化闵行开发区营商环境,推动园区的高质量发展。

2020年以来,闵行开发区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困难、压力和挑战,最终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截止2020年9月末,闵行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已超越去年同期水平,园区生产端已从疫情所带来的的影响中恢复,区内企业在疫情的重大冲击下表现出良好的抗风险能力。

未来,闵行开发区将继续认真领会贯彻李强书记“四个论英雄”的讲话精神,坚守发展先进制造业底线,谋划好并积极实施闵行开发区的新一轮发展规划,将在以主园为基地,以国家级孵化器零号湾和闵开发区西区为两翼的高起点、高格局规划下实现腾飞。经过5年时间,进一步提高开发区土地空间使用效率,在“土地零增加”的前提下,再造一个闵行开发区,为上海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贡献自身应有的力量。

(来源:闵行开发区)

(责编:葛俊俊、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