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上海》八个场景讲故事 全新技巧翻花样

2021年05月10日14:51  来源:新闻晨报
 
原标题:八个场景讲故事 全新技巧翻花样

  5月8日晚,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内不时响起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谢幕时不少观众起立致意。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杂技剧《战上海》在京首演,上海杂技团演员和上海市马戏学校师生们以崭新的杂技艺术语言、创新的表现手法,为京城观众开启红色记忆之门,带领大家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时刻。

  不少人在进剧场之前都有疑惑:以展示技巧见长的杂技究竟如何表现红色题材?《战上海》采用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通过正面战场和地下斗争两条故事主线的交替展开,以小人物见大情怀,从小切口展大格局,设计了环环相扣、张弛有度的8个场景,以解放上海战役史实为故事线索,再现了“和平解放上海”背后那段跌宕起伏与壮怀激烈的故事。

  观众惊叹于杂技与戏剧的深度融合:国际饭店宴会的“智取情报”中,演员踩着高跟鞋、踏着探戈舞步,爬上十几米的高杆做技巧;“铁骨攻坚”里,独创了以软梯技术展现我军遭遇苏州河北岸敌人居高临下火力封锁,舍身忘我、英勇向上的壮烈场景;“雨夜飞渡”一幕则将梅花桩技巧高度写意与大胆创意相融,艺术再现我军战士智勇双全巧渡苏州河……

  观众看不到的幕后,是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说七十年前,上海战役被形象地比喻为“瓷器店里打老鼠”,那么在杂技剧《战上海》的创排过程中,也异曲同工地凸显出了这般同样的“极限挑战”。

  首先,“战上海”是真实历史,具有真实的时间轴、地点、人物和事件,一点不能错,留给舞台情节创作的虚构空间很小;其次,杂技以往多展示技巧、难度和新奇,如何表演、如何塑造人物、如何让技术为表演服务而又与故事融为一体——这是《战上海》带来的新课题。第三,在诸多红色题材艺术作品中,要推出一台“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演出,必须带来耳目一新的观剧体验,全方位打造每一个细节和环节,才能让见多识广的观众心服口服,才能引领中国杂技剧目创作新标准,树立杂技剧在军事题材创作上的里程碑。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主创团队将剧本和创排方案几十次推翻重来,打破杂技固有程式。演员们同样“不甘示弱”,整台剧目的演出团队近80人,平均年龄25岁,与当年那支解放军队伍的年龄相若。他们不惜舍弃成型技术,重新研发契合剧目创意的技巧;他们一遍遍重复高难技巧,力求与音效、灯光、多媒体等综合艺术精准合一,那种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攻坚精神,穿透时空同频共振、传承接力。

  在日夜灯火通明的排练场和剧场,能看到因情感投入而泪流满面的“战士”,会遇到轻伤不下火线的“连长”,还会见到三班倒连轴转好似急行军队伍的舞美装置组。他们为什么这么拼?《战上海》主演王怀甫的话也许说出了这群年轻人的心声:“江华,这个名字像一块烙铁深深刻在我的心上,伙伴们的敬业和拼搏精神也激励着我不断前进。能和大家并肩作战,我很幸运。”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由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联合主办,作为50部在京演出的剧目之一,《战上海》整剧及精彩片段还将参加各类重要演出及全国巡演。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